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秀玲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访谈节目

日期:2024-01-26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市民对话一把手”,是每年北京两会的保留节目。

今年的“市民对话一把手”以“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为主题,邀请市级部门“一把手”深入群众身边、企业厂房、基层一线,聚焦群众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沟通对话。1月24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秀玲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与企业、市民近距离对话,一起聊“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第一站:南中轴

见证疏整促“点亮”区域发展

随着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推进,“动批”蝶变金科新区,大红门服装城变身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利用拆违腾退空间实施绿化超过9200公顷。

在南中轴地区,企业、市民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享受疏整促带来的“红利”。曾经的区域性批发中心福成服装大厦腾笼换鸟,丰台区政务服务中心入驻,1600多个政务服务事项可以在这里一门办理;曾满是巨幅服装广告的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如今是现代感十足的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高精尖产业在此落地;中央芭蕾舞团业务用房作为首个落户南中轴地区国家级文化设施,将于2025年正式交付使用,宛若“芭蕾之翼”的设计将成为首都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对于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取得的实效,杨秀玲这样说——

十年来,北京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为引领,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

每一位市民这些年都能感受到身边的变化。这些年,全市拆违超2.5亿平方米,实施“揭网见绿”1.77亿平方米,拆除后的空间用来实施绿化,相当于新建了13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身边绿色越来越多了,也感受到身边有更多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养老助餐点……大家都觉得,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十年来,北京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过3000家,疏解和升级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高精尖产业新设市场主体占比从2013年的40.7%提高到2023年的66.1%,进一步提高了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水平。最近几年,20多家优质学校、医院在平原新城均衡布局,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教育服务。

北京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中实现了减量下的高质量发展,我们正在为构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不懈努力!

第二站:城市副中心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两翼”之一,通州,从北京的近郊区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座生机勃发的未来城市正在崛起。

几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拔节成长、蝶变重生,正朝着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阔步迈进。

2025年,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将建成,未来通过规划建设的S6线可以实现1小时内到达雄安新区,15分钟就能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东六环改造工程建成后,7.4公里长的道路将被引入地下,原有道路成为“高线公园”,让市民工作、生活、交通更加便利;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二期已经建成,第二批市级机关正在搬迁。

杨秀玲表示——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复了城市副中心控规;2022年,国务院出台了支持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现在,副中心围绕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3+1”主导功能,优质要素资源正在加速集聚。运河商务区已经吸引注册企业超过2万家,北投集团、华夏银行等一批市属国企也在加快落地……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与雄安新区形成“两翼”齐飞的生动格局。

第三站:北三县

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水平不断提升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京畿大地上,一派生机勃勃景象,区域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北京从“大而全”转向“高精尖”,天津以“引得来”巩固“发展好”,河北用“接得住”实现“升级跳”,三地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水平不断提升。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由科技部批复成立,是我国第一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建设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加快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正在加快建设燕郊创新中心,辐射带动北三县产业转型升级。

五年来,通州区与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共签约项目210余个,意向投资额超过1500亿元,已成为区域对接交流合作的品牌活动。目前,近90%的项目已经实现落地,既拓展了在京企业发展空间,又带动了北三县产业升级和软实力提升,为加快建设通州区和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中心,杨秀玲介绍——

通州区和北三县的产业协作,是京津冀产业协作的一个生动缩影。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23年我们与天津、河北携手,推动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三地共同编制了氢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联合举办了京津冀产业链招商大会。

如今,京津冀生命健康、电力装备产业集群成为国家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规模占全国20%以上;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河北累计设立分支机构超过1万家;去年北京输出到天津、河北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近750亿元、增长110%,自2014年以来已累计超过2800亿元。“北京研发、津冀制造”的产业协同模式加速形成,2022年京津冀经济总量突破了10万亿元,区域经济整体实力迈上了新台阶。

杨秀玲表示——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我们将继续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落实好党中央部署安排及市政府工作报告各项任务——

牢牢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积极服务保障中央单位标志性项目向外疏解,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组合拳”;

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深入推进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扎实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步伐;

巩固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深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积极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不断增强京津冀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作用,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两会1.png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秀玲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访谈节目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