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我委邀请董齐超同志作专题辅导报告

日期:2023-08-21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邀请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董齐超同志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作专题辅导报告。

会议由北京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秀玲同志主持。委领导班子成员,各机关处室、设在机构副处长以上领导干部,直属(归口)单位班子成员现场参会。委其他党员干部,各区发改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城市副中心发展改革局领导班子成员线上参会,共约800人参加。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指出,北京将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阵地,突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完善科技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四个着力”,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在强化战略科技方面,董齐超同志提出五点具体做法:一是构建国家实验室体系,推进在京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发展,目前,已有77家实验室成为全国重点实验室,占全国总量的28.1%。二是加速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探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机制,已有29个科学设施平台进入建设与运行并重阶段。三是持续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北京市建立完善‘五新’机制高标准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发现的全国48个典型案例之一给予通报表扬。四是发挥在京高校院所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作用,持续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所支持人才逾80%来自高校院所。五是积极构建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制订《北京市创新联合体组建工作指引》,首批支持16家企业牵头建设或培育技术创新中心。

中关村是我国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和高科技企业出发地。迈进新征程,中关村持续开展先行先试政策深化与拓展,董齐超同志详细介绍了近年以来的显著成效。进一步释放创新主体潜力活力,有效激励企业研发投入,推动企业自主可控技术产品加快示范应用,大幅提升高校院所创新内生动力。有力推动要素资源向创新聚集,为“高精尖缺”人才引进明确标准、提升服务,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与激励,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全链条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有效破除机制障碍,优化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入融合机制,率先探索科技成果评价、管理新机制,开辟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新路径。

讲座结束后,杨秀玲同志指出,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重要前提。市委市政府把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列为“五子”之首,作为发改系统干部,必须深刻理解把握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发展规律,切实提升学习科技创新知识的积极性,提升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的主动性,提升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自觉性。

大家一致表示,此次专题辅导视野开阔、内容丰富,前瞻性、针对性强,对于加快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首都篇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一步,北京市发改委将持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协同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发展改革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为扎实推进新时代首都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秀玲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董齐超

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辅导报告会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