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本市召开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

日期:2022-04-01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4月1日上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城市管理委、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并介绍有关情况。

近日,经国家能源局审核,市政府正式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全市市级重点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听取45家部门单位以及多位专家的意见,凝聚了各方的智慧和共识。《规划》全面谋划了“十四五”时期本市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和改革举措,是“十四五”时期本市能源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是指导本市能源工作的重要依据,对确保首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系统推进北京能源绿色低碳智慧转型,助力绿色北京建设,促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来现余同志介绍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成效,系统解读了“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主要思路、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十三五”时期,本市能源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清洁能源比重持续提高,基本形成了多源多向、清洁高效、覆盖城乡的城市能源体系。

一是能源消费结构更优。本市煤炭消费总量持续压减,加大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利用,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全市煤炭消费量由2015年的1165.2万吨大幅削减到2020年的135万吨,实现了数量级“质”的突破。全市优质能源比重由86.9%提高到98.5%。

二是能源利用效率更高。连续14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2020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至0.21吨标准煤/万元(可比价),始终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好水平。

三是清洁能源保障能力更强。城乡供电能力大幅提升,外受电通道输电能力从1700万千瓦增加到3100万千瓦,全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5%。多源多向燃气供应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三种气源、七大通道”外送格局,门站接收能力达1315万立方米/小时,区区连通管道天然气。构建起“集中供热+区域热网”清洁供热体系,基本实现全市平原地区“无煤化”。

四是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更大。出台鼓励热泵、太阳能光伏利用等“绿色能源”一揽子支持政策,加快推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2020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4%,外调绿电规模提升到2015年的3倍,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12.5%。

五是区域能源合作范围更广。制定实施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建成张家口-北京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唐山LNG应急储备工程等一批跨区域重点项目。与内蒙古、山西、吉林、新疆等省市多层次能源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

六是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更实。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在全国率先实现用电“三零”服务,“获得电力”指标在全球190个国家的世行评价中排名第12,能源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居民更加多样便利。

五年来,全市累计压减燃煤1000多万吨,天然气、外调电等优质能源消费占比提升11.6个百分点,能源结构的优化有力支撑了全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成功助力全市PM2.5、SO2、NO2平均浓度比2015年分别下降52.9%、70.4%、42%,2016-2019年四年间以年均2%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速,支撑了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规划》编制重点聚焦“4个突出”

《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将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作为规划编制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有关文件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系统观念,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重点聚焦“4个突出”:

一是突出安全可靠。《规划》坚持底线思维,提出加快构建完善央地协同、区域联动的首都能源安全保障体系。规划建设一批跨区域电力、燃气等重点能源项目,构建完善互联互通、互保互济的区域能源体系,高标准、高可靠确保首都能源供应保障万无一失。

二是突出绿色低碳。从能源供给侧需求侧双向发力,大力推动绿色北京建设。供给侧方面,系统推进“减煤、稳气、少油、强电、增绿”,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大幅提升绿电进京规模。需求侧方面,一体化推进能源、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同时,在实施路径上,从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和工程性减排,向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领域的精细化管理减排转变。

三是突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北京市研发资源和应用场景优势,全力攻关一批能源领域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培育一批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全面提升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能源技术创新策源地和发展高地。

四是突出机制改革。按照国家关于能源重点领域改革总体部署,结合本市实际,提出深化本市“十四五”能源改革重点安排,包括加强能源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深化能源价格机制改革、完善绿色低碳财税金融政策,创新能源绿色发展市场化机制等改革措施。

三、《规划》着力构建“1+3+7”的目标任务体系

《规划》全面擘画了“十四五”时期北京市能源发展的新蓝图,构建了“1+3+7”的目标任务体系。

(一)“1”条发展主线。

坚持统筹谋划、聚焦重点、分类施策、有序推进,提升能源安全能力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并重,将构建坚强韧性、绿色低碳智慧的首都能源体系作为发展主线贯穿始终。

(二)“3”大发展目标

《规划》构建了3大发展目标,同步配套设置20个主要指标。

一是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强化能源、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率先达峰后稳中有降。能源效率持续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达到国家要求。

二是能源利用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获得积极成效。推进“减煤、稳气、少油、强电、增绿”,非应急情况下基本不使用煤炭,天然气消费量控制在200亿立方米左右,汽柴油总量力争较峰值下降20%,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9%,外调绿电量力争达到300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力争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14.4%以上。

三是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坚强韧性能源体系构建取得实质进展。能源资源供应和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全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6%,电网高峰负荷削峰能力达到最高用电负荷的3~5%。天然气应急储备能力达到14亿立方米左右。基本完成全市燃油供热锅炉、剩余农村村庄供暖散煤和燃煤锅炉清洁改造。构建形成反应快速、处置高效的应急保障体系。

(三)“7”大重点任务

为确保实现《规划》目标,围绕“强能力、促转型、提质效、重创新、稳供给、增协同、抓改革”7大方面设置了81项能源发展重点任务,并提出了总投资1866亿元的能源领域重点项目清单,确保《规划》能够落地,而且务实管用。

一是强能力——构建坚强韧性能源体系。建设坚强智慧城市电网,2025年外受电通道增加到18条37回路,外送通道输电能力增加到4300万千瓦,全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6%。提高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建成“三种气源、八大通道、10兆帕大环”的多源多向天然气供应体系,形成14亿立方米左右的天然气应急储备能力。优化清洁供热布局和绿色供热体系,推动剩余山区和浅山区农村清洁能源替代,基本实现本市供热“无煤化”。

二是促转型——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到2025年,本地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0万千瓦左右,新增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积4500万平方米左右。打造城市副中心、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一批能源绿色转型示范样板,新建城市功能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不低于20%。

三是提质效——以更大力度推动节能降碳。健全完善能源、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制,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行业领域节能。持续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加强节能宣传,采取更严格、更精准的节能管理措施,引导全社会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四是重创新——强化能源科技创新引领。以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活动为依托,加快推动先进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氢能和氢燃料电池、储能等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高水平建设怀柔国家实验室,打造“能源谷”先进能源产业高地,加快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等重大示范应用建设。推进能源新技术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

五是稳供给——确保能源运行平稳安全。依托国家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构建完善多元主体、多类品种、多种形式互为补充、协同联动的首都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央地协同、政企联动,扩大深化与周边省区市能源资源开发战略合作。加强风险预警、预防机制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能源调度管理平台的融合应用。

六是增协同——深化区域能源协同合作。多层次、宽领域推动区域能源资源开发、设施建设、要素市场等协同发展,制定新一轮的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建设北京东-通州北500千伏下送通道、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等一批跨区域电力、燃气等重点能源项目,构建完善互联互通、互保互济的坚强电力网架结构和天然气供给体系。深化推动京蒙、京晋等绿色能源开发合作,规划一批可再生能源基地和外送通道工程,提升区域绿色发展水平。

七是抓改革——完善能源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本市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绿色发展等地方立法工作,研究制定储能、氢能等相关地方标准。有序推动工商业用户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完善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与采购成本联动机制,稳妥有序推进供热价格改革。探索开展本市用能权交易试点,高水平建设国家级绿色交易所,承建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持续优化能源营商环境。

1_副本.jpg

新闻发布会现场

2_副本.jpg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来现余介绍相关情况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