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本市召开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

日期:2022-03-04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月3日上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务局、市园林绿化局、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出席,并介绍有关情况。

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联合市水务局、市园林绿化局、市交通委等部门共同编制,以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本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来现余同志介绍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成效,系统解读了《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规划》编制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北京作为首都,要在新发展阶段的奋斗征程上走在全国前列,首都基础设施发展也面临新的形势和使命。

为此,我们在《规划》编制中,着重突出“三个聚焦”,一是聚焦以人民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形成首都基础设施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未来需求的功能体系”要求,从百姓感知视角设置篇章,比如重点区域基础设施保障、基础设施服务品质提升等,与百姓多层次需求相契合,让规划不仅是交通、能源、水务等基础设施行业领域的任务和指标,更是百姓看得懂、能感知的多领域整体建设、融合发展、协同提质的综合图景,力争打造有温度的基础设施。二是聚焦首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要求。围绕“减量发展”,突出基础设施对优化首都城市空间格局的支撑作用,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统筹提升区域承载能力。围绕“提质增效”,突出核心区、重点功能区等区域基础设施服务品质提升。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提升智慧服务管理水平。围绕“绿色低碳”,突出基础设施对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围绕“安全韧性”,突出基础设施对韧性城市的支撑作用,加强资源能源生命线保障,提高基础设施在逆变环境中承受、适应和快速恢复能力。围绕“智慧高效”,突出科技赋能,加强统筹整合和共享共用,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运行效率。三是聚焦目标和问题,强化任务支撑。在落实新版城市总规和“十四五”规划《纲要》的19个指标基础上,增加了中心城区45分钟通勤出行比例等6项可监测、可感知的指标,共提出25项指标。聚焦问题、适度超前,细化项目安排,梳理形成了涵盖交通、水务、绿化、能源等领域的动态重大项目库。

二、“十三五”时期本市基础设施发展成效

“十三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力推动首都发展、减量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城市发展正在实现深刻转型,基础设施发展开启了向高质量迈进的新阶段。五年来,全市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超1.2万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4倍,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运,全市基础设施的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生态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大兴国际机场顺利建成投运,北京迈入航空“双枢纽”时代。“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建设,市域内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1351公里。市域内国家高速公路网“断头路”清零。完成100万亩平原造林任务,全面启动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二是交通能源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轨道交通(含市郊铁路)总里程达到1092公里,公交专用道里程超过1000公里,城市快速路及主干路里程达到1396公里。优质能源比重提高到98.6%,建成投运四大燃气热电中心,16个区全部连通管道天然气,平原地区燃气管网实现“镇镇通”。三是生态环境品质持续提升。南水北调累计调水量突破60亿立方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15%左右,永定河北京境内河段25年来首次全线通水。新增大尺度森林59万亩、城市绿地3773公顷,新建城市休闲公园190处、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460处、城市森林52处、健康绿道597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4%,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6.8%。四是城市治理能力持续增强。交通综合治理有序实施,分级治理堵点943处,打造24处中心城缓堵示范区。水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城镇地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市污水处理率达95%。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覆盖率达到99%。五是重点区域保障更加坚实。核心区基础设施不断提质升级,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南部地区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回天地区、新首钢地区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六是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基础设施与城市功能、市民百姓的需求更加契合。打破行业边界,推动地铁站点增设便民设施、公交场站复合利用。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积极推进城市副中心、大兴新城部分相交路口秩序化设计,增加二次过街设施,提升慢行交通环境。建成投运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最高日双向交通量超过1.9万车次,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好评。

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首都城市发展进入增量建设和存量提升的新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成效符合预期,发展基础更为坚实,各领域的统筹更加有力,机制体制优势更加彰显,为首都功能提升和北京城市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三、《规划》发展目标

在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要求下,《规划》系统谋划基础设施各领域、各环节的发展,提出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

到2025年,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更加完善,绿色集约、智慧精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品质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基本形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保障能力更加充裕。初步构建京津冀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和北京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全市轨道交通(含市郊铁路)总里程达到160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300公里,供水能力达到1000万立方米/日。

服务水平更加优质。中心城区45分钟通勤出行比例达到60%,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全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7平方米。

发展方式更加绿色。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降幅达到国家要求,碳排放稳中有降,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6.5%,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超过14.4%。

智慧创新更加显著。5G用户普及率大幅提高,千兆宽带接入端口占比达到50%,城市重要功能区域信号灯联网率达到100%。

运行保障更加强韧。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供水安全保障系数超过1.3,全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6%,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达到40%以上,主城区积水点实现动态清零。

到二〇三五年,基础设施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率先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构架基本形成,安全、韧性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基本建成,推动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更好地满足市民“七有”要求“五性”需求。

四、《规划》主要任务

为切实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规划》共安排5方面20项任务。

(一)加快京津冀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

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跳出北京在更大区域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要素,推动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现代化都市圈。重点安排了交通互联互通、生态协同治理和能源一体化发展等方面任务。比如,交通体系中的交通通道与换乘枢纽一体化推进,通过安排轨道交通等快速公共交通方式,加强京津冀区域、中心城与平原新城等区域的快速联系,同时通过综合交通枢纽对不同交通方式间的接驳换乘提供有力保障,实施京港台高铁(丰雄商段)工程、加快京唐城际、京滨城际等区域城际铁路建设,逐步推动市郊铁路京九线、城市副中心线等向环京地区延伸服务,建成城市副中心站、北京丰台站等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巩固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

再如,在生态协同治理方面,持续推进永定河流域生态修复,新增造林2.5万亩,实施质量精准提升8万亩,同时建立永定河流域生态修复补偿机制,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共建共享。

(二)建立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更好发挥基础设施的先行引导作用,持续提升基础设施的系统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重点围绕城市交通、水资源保障、绿色生态、能源及安全韧性等方面明确了未来5年的建设任务。比如,在城市交通体系方面,加快推进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建设,促进“四网融合”,全面提升地面公交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层级结构;水资源保障体系方面,不断完善多源外调水格局,坚持控采、压采地下水,建成石景山、亦庄等南水北调水厂,进一步拓展南水北调来水供水范围;绿色生态体系方面,完善“一屏、两轴、两带、三环、五河、九楔”的市域绿色空间结构,建设温榆河、南苑等一批高品质森林公园。

(三)强化重点区域基础设施保障

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于核心区、城市副中心、平原新城、生态涵养区及重点区域的空间布局优化引领和保障支撑作用。重点是坚持优化政务环境与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有机统一,显著提升核心区政务环境品质;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聚焦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内畅外联、绿海环绕的平原新城;强化交通保障、提升“林”“水”生态功能,守护好生态涵养区绿水青山;增强临空经济区、“三城一区”、新首钢地区等重点功能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碳排放稳中有降和推动碳中和为抓手,强化水资源和碳排放总量、强度双控,深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减排降碳,助力绿色北京建设。主要包含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推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等重点任务。力争“十四五”时期,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下降到10立方米/万元以内,水资源节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8050万吨标准煤左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率先达峰后稳中有降。同时,更好保障步行和自行车道路路权,综合交通枢纽优先考虑慢行交通接驳组织及空间分配,引导市民逐步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

(五)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服务品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统筹,推动基础设施功能优化,提升基础设施服务品质,让市民生活更加便利、高效、舒适。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与城市功能融合,复合公共服务、文化娱乐、居住等功能,让基础设施更有温度;着力建立健全覆盖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全环节的标准规范,对标国家要求、城市发展需要、市民需求动态调整,让基础设施更有尺度;打造高品质生态生活空间以及科技赋能,提升智慧服务管理水平,让基础设施更有精度。

“十四五”时期,市发展改革委将与各相关单位一起,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和保障力度,加快推进重大项目落地落实,支撑各项规划目标实现,以更高品质的基础设施,为首都城市更好运行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未来5年首都北京的基础设施一定会供给更足、韧性更强、品质更佳、效率更高、服务更优!

新闻发布会现场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来现余同志介绍相关情况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