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9-24 来源:中国改革报
金秋北京,秋风送爽。9月22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之一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内座无虚席,以“绿色北京新航程 绿色经济新标杆”为主题的首届北京绿色发展论坛正在此间举行。
与会专家学者在开幕大会上表示,北京市将绿色发展作为首都大事、民生实事、发展要事来抓,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北京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领域已全面实现绿色建筑“两个百分百”目标,为全球超大城市绿色转型提供了“北京方案”。
北京市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王善成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绿色发展奇迹举世瞩目,已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比如在产业结构方面,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在能源转型方面,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在生态保护方面,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打响史无前例、规模巨大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绿色生活方面,积极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持续提升等。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副司长单鑫认为,北京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大气污染治理的成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产业结构提质增效,GDP能耗、碳排放量保持全国最优水平,绿电消纳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提升至近三成,全市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比重不足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中心副主任武振指出,截至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领域已全面实现绿色建筑“两个百分百”目标,即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二星及以上标准,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以及构建起全国领先的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体系,形成了绿色建筑示范集群。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秀玲发布了北京市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重大进展:包括绿色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绿色技术创新动能强劲、绿色产业发展韧性增强、绿色宜居城市建设纵深推进、绿色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
多项成果发布多个签约落地
活动期间,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揭牌及相关签约活动同时举行。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以北京绿色交易所为主体,设立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下一步,北京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将以绿色技术交易为驱动力,引导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推动创新各环节和要素衔接,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内引领性、国际影响力、全面开放的市场化绿色技术交易综合性服务平台。
北京绿色交易董事长王乃祥分别与中核碳资产等15家绿色技术交易生态圈合作伙伴代表签署了框架协议。“秸秆糖发酵为非粮生物基乙醇技术”“石墨烯绿色技术”等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首批6项绿色技术交易签约落地。
民建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主任郭琨指出,大会发布的《北京绿色经济发展蓝皮书》立足超大城市现实,比较并借鉴国际主要城市的绿色发展经验,构建“五维一体”的城市绿色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并提出系统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为全球超大城市绿色转型提供了“北京方案”。
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
“今年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启动规划建设的第十年。近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聚焦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产业三大关键领域,不断强化能源、生态、文化三大重点支撑,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兼),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皓在论坛开幕式经验交流环节作上述阐述。
郑皓表示,“十五五”时期,城市副中心将深入推进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减碳,实施产业园区、工业厂房、低效楼宇绿色化改造,探索绿色建筑规模发展的市场化路径,打造建筑绿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加快M101线一期、地铁平谷线等一批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公交线路,完善公共充电设施布局,织密景观优美、便捷连贯的绿道网络,打造更加便捷畅达的绿色出行环境。
王善成认为,“十五五”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着力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上取得新突破、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在绿色发展国际合作上取得新突破。
单鑫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和有关部门一道立足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战略要求,扎实推进京津冀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支持北京市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到2027年底形成一批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