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8-20 来源:新京报
在北京市“十五五”规划建言征集中,两封特别的纸质来信,跨越了71岁的年龄,83岁的退休教育工作者提笔写下对城市供暖与环保的思考,12岁的“小钓友”花三天时间调研为钓友群体发声,增加亲水垂钓区、治理水生态。一老一少的笔迹里,藏着不同世代对首都“蓝天碧水”与“民生温度”的共同期待,也为规划注入了来自民间的朴素智慧。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一封八旬老人的手写来信
建言人:贡科 年龄:83岁
各家各户可开关调整供暖设备
6月30日,北京市开始面向公众征集“十五五”规划建言,7月的一个清晨,家住朝阳区安华西里83岁的贡科从广播里听到这个消息,经过一天的思考,决定提笔将自己近年来的观察和想法写下来。
贡科曾是一名中等教育工作者,已经退休20多年。他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经过艰苦岁月,日常生活节俭,因此对生活中的资源格外珍惜。他在信中提到,“每年冬天全市集中供暖,长达4个月的时间天然气供热对气候环境影响较大,同时管道输送到各家各户存在一定的能源损失,市民还不能随需关停。”
“如果能在‘十五五’规划中,有计划地改用电热装置、绿色能源,解决污染和能源浪费的问题。到时候,各家各户随时根据所需开关调整,也能够保障居民生活质量。”贡科在信中写道,“当然这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而是全市人民的大事,需要精确考量,制定规范,逐步改善旧有供暖设备,人员和转产也需要考量和落实,为民造福。”
在为数不多的纸质来信建言中,这封手写来信字里行间透露出对首都环境改善的期望,以及对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信念。老人虽已至耄耋之年,但心系家国,以笔为媒,传递出来自民间朴素而真实的声音。
研制能降解、无毒的新型包装材料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大量生活塑料,让贡科十分担忧。他发现,哪怕是建材、家具都有大量的塑料包装,而且像微塑料这种微小的塑料颗粒,通过生物链等潜入人体,影响健康,但人们生活中依旧在大量使用塑料包装。
“北京是首都,要带头予以关注。”贡科在信件中提到,在制定规划时,可以有计划、有指标、有实践地进行减产、转产,解决塑料对海洋、水源、土壤、生物的污染和危害,同时,依托相关科研部门进行实验攻关,研制能降解、无毒、人工合成的新型包装材料,在不降低人们生活品质的前提下消除环境污染。
“相信,在我们党、政、居民、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上下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一定会让首都的“十五五”天更蓝、水更清,人们生活更加鸟语花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率先垂范。
对于“十五五”规划,贡科还有许多想法,他还希望“十五五”规划中有更多关爱老人和小孩的具体落实措施,比如楼房加装电梯,住所中适老适小的设施改造,对孤寡老人的照料有检查、有评选,让人人评议、透明全知。
12岁小学毕业生为建言“小调研”
建言人:马浚源 年龄:12岁
通过多个社交平台征集钓友建议
同样是一封纸质来信,提出建言的人却是与贡科有着71岁年龄之差的小学毕业生。
马浚源的爸爸没想到自己随手转给儿子的一个链接,会让他产生给“十五五”规划写建言的想法。看到儿子已经写好的建言信件,马爸爸特意带着儿子买了信封去投递。
马浚源,今年12岁,刚刚小学毕业,是一名钓鱼爱好者,“12岁的小钓友”是他给自己起的网名。马浚源的建言与自己这个爱好有关。
为了写这份建言,马浚源用了三天时间,通过多个社交平台等渠道征集钓友的建议,得到了十多个钓友的回复,“钓友们对此很关注。”
江河沿岸合理规划亲水垂钓区
经过“小调研”,马浚源发现,开放更多的亲水垂钓区,几乎是自己和钓友们的共同期盼。马浚源观察到,大部分钓鱼爱好者喜欢的是钓鱼的过程,钓到鱼后一般会选择放流,特别是黑鱼,“黑鱼要护崽,如果把黑鱼爸爸和黑鱼妈妈都钓走的话,那成百上千条黑鱼宝宝就得不到保护。”马浚源钓到黑鱼都会选择放流。
马浚源在信件中提出建议,在北京的江河沿岸合理规划亲水垂钓区,配套建设生态护岸、废弃物回收设施以及垂钓行为指引标识,增设安全员等,推动垂钓从“无序散钓”向“规范乐钓”转变,让市民在亲近自然中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在日常钓鱼中,马浚源也遇到过非法捕捞行为。在建言里,马浚源还提出,加强对网鱼、锚鱼、电鱼等非法捕捞行为的管控,可以采取实施钓鱼证等措施,来增强人们正规垂钓的意识,让“江畅、水清、鱼跃、人乐”的图景成为北京水域的日常风景,让首都市民抬眼可见、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