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23 来源:京津冀之声
昨天(22号),京津冀三地分别对今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发布和解读。
其中,北京市发改委昨天发布的消息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5.5%,经济运行主要指标好于预期。今年下半年北京将实施消费提振、产业强基、企业护航、投资促进、改革赋能、民生暖心六大专项行动。
北京市发改委昨天召开的上半年首都经济形势解读和民生重点领域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态势稳、动能足、保障实”三个特点。其中,“态势稳”主要体现在经济运行的态势稳健、稳中向好,“动能足”主要体现在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充沛、引擎强劲,“保障实”主要体现在民生保障坚强有力、不断改善。
其中,在民生方面,北京市立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更加突出“投资于人”,持续推出有力度有温度、可感可及的民生政策,扎实筑牢民生和安全双重保障,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例如:在就业方面,北京全力解决大学生就业,在北京工商大学等5所院校试点建立了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高校毕业生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上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4.1%、保持较低水平。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累计参保114.95万人。
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北京持续加强“老老人”“小小孩”服务,上半年推进建设了45个社区嵌入式托育、养老服务设施。为帮助患者降低就医成本,提高诊疗效率,在首批5家医院试点推行“预住院”医保支付,让患者在住院前即可完成手术相关检查。
在城市精细化治理方面,上半年,北京完成了17项疏堵工程,优化调整公交线路62条,推动智慧城市管理与智慧交通技术融合发展,智慧交通验证试点初步实现13个路口及关联路段视频感知全域覆盖,实现了330条绿波干线动态优化。同时,北京通过多种方式在中心城区挖潜新增停车位4.2万个,切实解决停车难题。此外,两个“关键小事”抓细抓实,高安屯、首钢厨余垃圾处理厂建成试运行,首家快递包装循环利用驿站设立;“一小区一方案”完成129个老旧小区市场化物业服务覆盖。同时,北京持续深化接诉即办改革,上半年市民热线诉求解决率达到97.24%、满意率达到97.63%。
在生态环境方面,上半年,北京全市PM2.5平均浓度28.5微克/立方米、保持历史最优。加快实施了坝河—温榆河—北运河通航和滨水步道连通工程,完成了昆玉河、京密引水渠70.5公里滨水空间绿化彩化,累计开放了宋庄蓄滞洪区二期工程等19处河湖水域和水利设施,群众近水亲水空间不断优化拓展。
据介绍,上半年的稳与进,为北京市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下半年,北京将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做好重大活动服务保障,着力立足当前谋划长远,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扩大内需,全力稳住经济大盘,着力打造创新发展亮点,拓展科技应用和产业成长空间,着力精准解决民生问题,建设好人民城市,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有力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全力以赴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努力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其中,三季度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北京将扎实实施好六大专项行动:
1.消费提振行动。北京将加力落实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围绕奥林匹克中心区、“两园一河”、大运河、南中轴等谋划打造一批功能区级的文旅消费新地标,东西南北一体化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同时,抓好演唱会、会展以及世界乒联中国大满贯、中国网球公开赛等重点活动和暑期、中秋、国庆、冬季等重点时段,系统谋划融合消费新场景。
2. 产业强基行动。北京将构筑高精尖产业发展高地,支持新能源汽车高端零部件项目在京落地,加快打造手术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推动海淀、昌平两个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向国家级升级,高水平举办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同时,加快“双标杆”城市建设,年底实现公共算力供给规模达4.5万P,推进模型基础架构、复杂推理大模型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医疗健康、政务服务等首批标杆场景建设见效。组织实施一批国家级、市级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推动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平台全面开展交易;制定绿色先进能源和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房山新型储能示范产业园和氢能产业园区等建设;多措并举保障全年绿电外调规模达400亿千瓦时以上,加快推动第五立面光伏应用。
在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方面,北京将推动创建北京中轴线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推进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大力支持“科技+文旅”“科技+文博”等新业态发展,结合城市更新打造更多“小而美”的文化微地标。
3. 企业护航行动。北京将聚焦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完善企业诉求响应和反馈机制,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主要做好北京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立法论证,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加快清欠中小企业账款,深入开展“畅融工程”“千企万户大走访”等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服务外资企业再投资,“闭环式”解决外资企业诉求;发布全市统一的轻微违法免罚事项清单,年底前力争“无事不扰”企业突破50万户。
4. 改革赋能行动。北京将扎实推动一批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着力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北京市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立法,探索建立公共数据分级分类授权机制,推动北京证券交易所大力发展国债交易市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一体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事业单位改革,出台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方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国际法商融合示范区,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向口岸物流、服务贸易等环节拓展,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融合。
5.投资促进行动。北京将着力提高投资效益,持续优化投资结构,更好发挥投资扩需求优供给的作用;稳定扩大民生投资,集中力量推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将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强化产业投资引进和落地保障,用好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发挥政府投资放大效应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积极促进民间投资,在污水处理、垃圾、停车等领域加快形成一批新的示范项目;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聚焦轨道站点周边等设施较为完备地区大力建设“好房子”,加大新开发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力度。
6. 民生暖心行动。北京将继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全年归集发布不少于10万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促进公共服务普惠均衡,出台普惠托育试点政策优化方案,推进新型集团化办学,年底前新增中小学学位4000个以上,新建5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全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万套(间);加大力度实施交通综合治理,年底前开通地铁17号线剩余段、6号线南延,建设丽泽商务区站、新龙泽站等轨道交通微中心;推进花园城市高品质建设,打造20条城市画廊,全年建成20个无界公园,推进六环高线公园建设,实现温榆河公园二期等滨水空间对外开放。
天津市统计局也在昨天(22号)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天津市的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今年上半年,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为8706.6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了5.3%,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17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864.99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5755.44亿元,增长5.6%。
此外,从就业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天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93万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万9176元,同比增长了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万1545元,增长了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万7293元,增长了5.8%。
河北省政府新闻办昨天(22号)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河北全省经济运行延续平稳增长态势,总体向好。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今年上半年,河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万296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了5.4%。同时,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河北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万7795元,同比增长了5.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万2872元,增长了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万2008元,增长了5.8%。城乡居民的收入比值为1.90,比上年同期缩小了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