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回天行动计划”240余个重点项目补齐民生短板

日期:2025-07-24 来源:劳动午报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回天工作专班)了解到,本市接续实施两轮“回天行动计划”,落地实施240余个重点项目,大力补齐公共服务、市政设施等民生短板,组织居民、社会力量多方参与,持续探索“回天有我”社会治理实践。

在公共服务方面,“回天地区”累计增加学位22000余个、普惠制幼儿园42家,新建学校坚持集团化办学,先后引入清华附小、人大附中等17所名校名园,与西城、海淀等市属优质学校“手拉手”结对共建。新建积水潭、清华长庚二期等三甲医院,新增床位1900余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六街一镇”全覆盖,医疗设施便利度显著提升。新增文体设施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成为京北运动休闲新地标。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横一纵”“五通五畅”主干路网架构基本成型。建成林萃路、科星路等重要道路,实施北清路、安立路等快速化改造,打通龙域环路等十余条断头路,通勤效率显著提升。轨道交通从4条线路、12座站点,提升至6条线路、20座站点,公共出行更加便利。优化调整60余条公交线路,实现“最后一公里”接驳全覆盖。开通国内首条通勤用自行车专用路。市政设施强化保障,置换64处自备井,12万居民喝上放心市政水。建成服务22万人的回龙观配电网设施,电网接入负荷能力提高25%。持续实施积水点治理、雨污分流改造等工程,保障区域防洪排水安全。

在人居环境优化美化方面,构建大尺度生态廊道,建成投用奥北森林公园一二三期、回龙观生态休闲公园等17处公园,增加公园绿地面积408公顷。见缝插针织补社区小微绿地、口袋公园,打造“天通项链”滨水空间。42公里骑行绿道基本贯通,形成安全连续、覆盖广泛的“骑行+步行”网络体系。加强主动精准治理,累计拆除违法建设360万平方米,推进区域基本无违法建设镇街创建顺利收官。多措并举缓解居民停车难题,增加停车位2万余个。压茬推进100余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迭代创新垃圾楼、锅炉房等低效闲置空间更新利用路径,多维填补“一老一小”服务短板。首开LONG街、回龙观街道“两庙一街”更新项目精彩亮相,获评“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

在产业消费联动发展方面,实施龙域、龙泽、龙德三大商圈改造提升,建成投用超极合生汇等高品质商业综合体。动态织补提升便民服务网点140余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基本实现区域全覆盖。持续擦亮“回+”双创社区品牌,累计投用AI加速中心、龙域中心等双创载体24家,吸引入驻项目团队1700余个、从业人员2.8万人。紧抓双城联动和“两区”建设机遇,推进落地小米智慧工厂等重大产业项目,集聚中信科移动等一批高精尖企业。

在打造超大社区基层治理特色品牌方面,坚持党建引领,累计召开各级党建协调会近4300次,协商解决各类问题近万件,试点建设党建引领的“回天有约”基层协商议事体系。建立“部门列单、群众点单”精准报到服务机制,37家市级单位、84家区级单位报到服务超7000次,推动解决一批重难点问题。培育社会组织超2000家,打造路客联盟等服务品牌,构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友好生态圈。积极创建大型社区命运共同体,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近9000场,形成“霍营管家”等一批基层治理品牌,居民家园共治意识显著增强。建设“回天大脑”,围绕基层治理、社区管理、交通出行三大领域建设9大应用场景,为智慧城市建设夯实基础支撑。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国家及各省市发展改革委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12021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