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5-21 来源:人民政协网
在世界经贸秩序重构的当下,作为能源领域的“奥林匹克”,世界燃气大会首次落地中国,并且选择在北京举行,无疑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能源转型实践的认可,彰显了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新”“绿”。
5月20日,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开幕。本次大会以“赋能可持续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燃气及能源行业的思想领袖、行业大咖、创新先锋等逾3000余名代表参会,搭建起“技术共享、产业共融、发展共商”的合作平台,全面展现中国能源转型的蓝图、北京实践的成效。
1987年,华北油田天然气首次进京,北京大学中关园小区1032户居民用上了天然气,标志着北京开始引入并使用天然气。38年来,天然气对北京市的发展不可或缺。如今,北京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城市,也是全球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城市。全市天然气年消费在能源结构中占比超过35%,形成“三种气源、八大通道、10兆帕大环”的供气格局。作为东道主与承办方,北京燃气集团在大会核心展区打造了沉浸式展台。在时光长廊,北燃故事通过多维叙事向全球展现了一幅从世界能源格局到中国实践、再到首都北京城市变革的宏大画卷,揭示了超大城市如何通过能源革命实现环境治理与民生福祉的共赢。北京燃气集团已成为管网总里程超3.6万公里,年供气量超240亿立方米,产业覆盖天然气全产业链的大型综合能源供应服务企业。数智科技区整体展示了北京燃气集团产业数智化的理念架构和科技成果。“巡检精灵”“自驱式电磁超声内检测装备”“燃气管道智能焊接装备”3项科技装备首次同台亮相。
据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介绍,北京正在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不断探索能源结构低碳发展路径,大力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热规模,推进供热热源由天然气为主向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多能耦合发展。深入推进天然气行业绿色转型,推进燃气发电机组余热回收利用,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依托北京的科技创新资源,加快重点领域技术突破,推动燃气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以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为突破口,高质量推进能源领域创新平台建设。
大会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专门设立“绿色北京会客厅”,全面呈现过去十年绿色北京建设突出成效、未来十年北京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工作目标及建设路径,以及相关各区特色产业。
北京市明确,到2027年,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10%左右,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地位进一步提升;绿色经济增加值稳步提升,绿色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加快发展;首都花园城市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绿色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绿色经济区域协同与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拓展。到2035年,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培育、绿色宜居城市建设、绿色文化涵育、绿色合作共建共享五方面协同推进,绿色经济增加值显著提升,全面建成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
“能源的终极使命,是让文明永续发展。”北京燃气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盛会搭建的国际交流平台,北京燃气集团将毫无保留输出自身经验,分享大型城镇燃气数智化管控的先进模式,以及独具特色的能源转型探索路径。同时,还将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新机遇,不断提升在全球能源市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以开放合作的姿态驱动企业迈向更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
据悉,本次大会的展览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为世界燃气大会历史之最,超过3万名国内外观众共襄盛举。这是属于北京时刻的全球能源领域合作“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