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23 来源:新京报
“入境游客89.1万人次,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381.7亿元,‘无事不扰’企业达23.1万家,集中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在京人工智能企业突破2400家……”日前,北京一季度统计数据出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开门红”是怎样实现的?为实现“开门红”,北京又做了哪些事情?2025年4月22日,北京市发改委召开发布会,详解北京一季度经济数据背后的政策和措施,展示北京“开门红”的成绩单。
产业
中关村论坛签约金额810亿元
北京市发改委综合处处长王育玲介绍,2025年一季度,北京市科创产业发展迅速,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关村论坛上,集中发布了19项重大科技成果,揭晓100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促成签约金额810亿元。
王育玲介绍,一季度,北京市出台了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方案等40余项市级政策,8支政府投资基金联合24家银行开展投贷联动。
完善的政策支撑,庞大的投资驱动之下,北京新质生产力发展迅速,王育玲介绍,以数字经济为例,在京人工智能企业突破2400家,备案大模型128个。
北京还发布了首批数据流通交易领域3项地方标准,累计推动59家企业通过国家数据出境安全评估、224家企业通过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8.3%。
在绿色经济方面,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获批,北京绿色交易所成交首批新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139万吨、成交额约1.1亿元。全市首座生物质绿氢中心开工。绿色工厂累计建成212家。
投资
全年120项重点项目开工49个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一季度投资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北京市发改委投资处处长王丹丽介绍,一季度“3个100”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支撑全市投资三成以上,全年120项计划新开工项目实现开工49个。其中,海昌海洋公园、现代汽车工厂光伏项目、SMC(中国)研发中心等11个原计划后续季度开工项目提前实现开工。同时,一季度计划开工的160项市区重大项目全部实现开工、总投资超3400亿元。
民生是投资的重点领域,王丹丽表示,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3%,密云水库防灾减灾及蓄水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实施,轨道交通22号线北京段车站和区间主体结构施工进度“双过半”,东六环隧道段建成通车。
生活
587条背街小巷治理项目实施
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月均为4.1%、保持较低水平。王育玲介绍,今年北京市将面临29.4万人的高校毕业生新高,为此,北京市举办了“中关村百校联盟”高校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系列活动,试点建设一批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市区有关部门联合各类企业、单位全力以赴促进大学生就业。
在公共服务方面,以“老老人”“小小孩”为重点的养老育幼服务保障持续推进,王育玲介绍,一季度,北京市5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216张家庭养老床位加快建设,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4个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完成建设。同时,一季度实施了587条背街小巷治理,出台轨道交通站点接驳优化提升行动计划,在城六区通过新建和错时共享方式新增停车位13867个,推动了30处郊野公园升级打造林下空间新场景。1-3月,12345市民热线诉求解决率97.36%、满意率97.76%。
消费
举办大型活动158场
消费是和投资并列的经济发展驱动力,2025年一季度,北京市“两新”政策效能持续释放,王育玲介绍,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一季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9%和5.9%,消费者信心指数较上季度提高4.4点。此外,房地产市场也持续回稳,商品房销售面积由去年全年下降1.2%转为同比增长6.2%,其中纯商品住宅销售增长23.7%,二手房成交套数、面积均增长3成以上。
消费提振的同时,消费结构的转型趋势日渐明显,王育玲介绍,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服务性消费增长较快,而食物等日常生活方面的消费有放缓的趋势。数据显示,一季度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4.7%,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8%,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
王育玲表示,北京大力推动的文商旅体联动融合发展,成为消费升级新动能,“今年一季度,21家单位获批开展文化文物改革试点,工业旅游、中轴线游学、十大花海等一批旅游线路陆续发布。北京还举办了大型活动158场,短道速滑世锦赛时隔20年再次回归北京。正在举行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同步开启了‘北京电影生活节’活动,着力打造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场景。此外,入境游也持续火热,一季度北京市共接待入境游客89.1万人次,同比增长61.3%。”
营商
“无事不扰”企业达23.1万家
“北京服务”是北京打造营商环境的品牌,王育玲介绍,2025年一季度,北京市推出了中小企业服务地图,首批助企合规发展服务站揭牌,全国首个全程网办跨省迁移登记企业落户北京。同时持续深化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无事不扰”企业达23.1万家。成功举办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北京之夜”活动和2025年“投资北京”大会,“服务包”企业困难问题解决率98.8%,“服务包”企业新增落地重大产业项目183个,新设机构131家,上市企业3家。全市新设企业6.3万家,同比增长超2成。
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促进了本土企业的良性发展,也在不断吸引外资企业和外国从业人员进入北京。王育玲介绍,2025年一季度,有4家外资企业获批增值电信业务试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落地,入境免签外国自然人注册公司手续缩短到1个工作日。
未来
实施需求提振、产业升级等六大专项行动
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也逐渐增大,一季度之后,北京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经济发展?王育玲介绍,展望二季度和全年,“稳”是关键,二季度,北京将实施需求提振、产业升级、改革攻坚、引强育新、民生改善、能力建设等六大专项行动,以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例如,结合“五一”小长假,举办2025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等多项文娱活动,设计完善“漫步北京”“游北京·看中国”等过境免签旅游产品。
王育玲介绍,将加强城市治理,深入实施北京“0.1微克”攻坚行动,实施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等生态项目,推动二环绿道畅通,建设花园城市;做好二季度重点文体娱乐活动及“五一”期间的保供稳价以及安全、交通、城市运行保障。
■ 相关新闻
一季度出口1480.9亿元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北京地区(含中央在京单位)进出口7198.9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7%。其中,出口1480.9亿元,增长2.2%,实现“开门红”。北京外贸顶压前行,实现出口增长,质量提升,呈现出“市属企业挑大梁、含新量不断提升”的特点。
市属企业在北京地区外贸中发挥的作用越发明显。一季度,市属企业出口890.2亿元,增长16.4%,占同期地区出口总值的60.1%,占比提升7.4个百分点,上拉同期地区出口增速8.7个百分点。北京民营企业一季度出口355.7亿元,增长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