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5 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公交与轨道50米内换乘比例提高到90%,高标准建设无障碍通道、充电站等配套服务设施,外籍人士只要一部手机即可畅游北京……《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国际一流“北京服务”工作要点(2025年)》今天(3月25日)发布,“要点”聚焦企业群众可感可及的关键痛点持续发力,提出46个方面200多项改革任务。
《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国际一流“北京服务”工作要点(2025年)》今天(3月25日)发布。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剑华介绍,今年“北京服务”聚焦企业群众可感可及的关键痛点持续发力,提出46个方面200多项改革任务。
一是突出“北京服务”的力度,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大支持。拓宽应用场景,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绿色低碳、商业航天等重点产业,完善市区两级重点产业应用场景的常态化发布机制,为新技术新产品的落地提供更多机会。
二是突出“北京服务”的速度,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便利。强化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推动“北京服务”跑出加速度。以平台优化提速,升级完善“e窗通”“京策”“京通”等系统平台,推进“人工智能+政务服务”,设计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新增科技成果转化、新能源货车昼运通行证办理等至少10个场景。
三是突出“北京服务”的温度,将着力提升就医服务体验,不断升级全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数据共享、智能导诊、结果查询等功能,积极推动更多医院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电子病历共享,优化互联网医疗在线诊疗、预约转诊、实时结算、预约送药等服务体系,让就医更加便捷。推动交通出行便利,优化“七站两场”周边交通环境秩序,公交与轨道50米内换乘比例提高到90%,高标准建设无障碍通道、充电站等配套服务设施,让出行更无忧。优化旅游服务体验,优化全市重点景区购票服务,加强文博场馆、演艺空间等场所周边餐饮购物及多语种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游客体验。打造更多消费空间,通过修订公园、轨道交通等公共场所设计规范和标准等方式,在公园、轨道交通等场所丰富更多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丰富群众生活。
四是突出“北京服务”的开放度。让外籍人士来京生活旅行更加便利,考虑到外籍人士支付习惯,首创通信卡和银行卡“两卡”跨界融合,为入境人士提供银行卡开户、通信卡办理、消费扫码支付等一站式服务,外籍人士只要一部手机即可畅游北京。推动优化常用生活服务软件外国用户使用体验,着力解决语言障碍、实名认证程序繁琐不便等问题。
为了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更好地发挥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双枢纽空港口岸国际消费桥头堡的作用,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轶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高口岸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
一是完善口岸服务设施和功能。大兴国际机场将建设完成货运区多式联运、国际快件、跨境电商、冷链和综合拼装专业库,还将推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打造区港一体的通关模式。
二是创新货运模式。首都国际机场口岸推出联程直转作业模式,即国内进港货物在飞机下就可以直接转至出口拼装库进行国际出口货物操作,进一步减少流程环节,压缩货物操作时间。国内货物落地后到出口拼装库安检完成只需要4~8个小时,较原有模式节省20个小时以上。
三是积极推进“双枢纽空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这个平台建成之后将实现“两场”口岸作业、海关监管、企业办事全程线上办理,强化部门协同,实现系统入口、作业模式、服务标准、办事流程“四统一”操作。
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超过3.7亿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旅游总花费6722.4亿元,同比增长14.9%,双创历史新高。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健说,2025年,北京将以构建文旅深度融合的大旅游格局为主线,持续擦亮文化旅游领域“北京服务”品牌。
2025年,一是深入推进“演艺之都”建设。持续指导各区累计认定演艺新空间达到100家,举办戏曲、话剧、音乐会等各类演艺活动4万场。
二是加强文旅公共服务。举办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1.6万场。实施文旅惠民项目,持续开展基层公益性演出。推进优化公共文旅场所提供餐饮配套服务等。
三是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能级。推动“文旅+百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演唱会+旅游”等多元融合业态。
四是持续提升行业服务监管效能。持续推进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一件事”集成办理。在全市文旅领域深入推进非现场监管。加大对行业违法违规行为曝光和惩治力度。加快推进文旅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促进酒店行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
五是强化科技创新赋能。推动落实《北京市科技赋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
六是扩大文旅交流交往。加强北京城市形象和文旅资源对外宣传推广,举办“你好,北京”文旅推介、北京入境旅游发展大会等品牌活动。推动京津冀携手粤港澳银发旅游列车和京津冀精品旅游列车开行。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周军明表示,北京持续推进向外籍来京人士提供更加融合、便捷的一站式、多元化的“北京服务”。一年来,北京市率先建设机场支付服务示范区和支付服务中心,实现机场商户外卡受理全覆盖;在中国内地率先落地城市轨道交通外卡拍卡过闸,超过116个国家发行的银行卡在京拍卡过闸畅行无阻;面向外籍来京人士累计发售“BEIJING PASS”卡4.2万张,支持交通、文旅、商业等多领域支付。在全国首创首发推出两款集支付、通信、交通以及翻译等拓展功能于一体的融合创新产品——“畅游通”和“幂方卡”,一体化满足外籍来京人员小额高频消费扫码和通信语音、上网流量等需求,目前,已投入市场并批量使用,入境游客可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联通营业厅、大兴国际机场“北京服务”机场服务点快捷办理。旅行社可以全程代办。
下一步,北京将推进“北京中轴线无障碍支付服务旅游示范区”等示范街区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无障碍支付服务街区建设,打造更加开放、包容、多层次的友好支付环境。对全市重点商户实施动态管理,定期开展暗访和巡查,保证受理外卡POS机必要的覆盖面。持续督导金融机构统筹做好风险防控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支付服务更加便利、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