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11 来源:北京晚报
昨晚,市发改委对外披露,今年一季度本市计划开工的38项市重点工程中,已有31项实现开工,开工率达82%,达到近年最高水平。同时,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迁建二期、安德医美大健康产业园、北京现代汽车杨镇工厂分布式光伏这3个项目也提前开建,发挥重大项目对全市投资的重要支撑和引导带动作用。
产业发展筑高地
CBD核心区再添一座大厦
作为北京城最亮眼的地标之一,CBD功能区内税收过亿元的楼宇有一百多座。今年年初,CBD核心区又有一座大厦开工——创想大厦位于Z8地块,总投资约66亿元,建筑规模约17万平方米。建成后,创想大厦将提供高品质办公空间及完善的商业配套、交流空间,助力“两区”建设。
顺义区天竺综保区内,即将在今年6月竣工的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将成为航空发动机的“试炼场”。目前,项目主体已完工,大型发动机试车台建设完成,正有序推进机电安装、室内装修、厂区市政管线施工等。“该项目预计今年6月竣工并完成验收,年底可实现首台遄达700发动机进场维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辐射带动顺义区航空高级别维修、高端制造、航空服务及科技研发等产业资源集聚,加快推动顺义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个月,农业中关村综合科研中心在平谷开工建设。这座超10万平方米的建筑中,包括产业试验、技术开发、中试生产、产业孵化等产业空间。其中的超高层中试空间有11米高,可满足各种中试要求。作为平谷区重点打造的功能性平台,农业中关村综合科研中心将聚焦生物育种孵化领域,服务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科研站。
一季度,众多科技创新和高精尖产业领域的重点工程迎来收获期:中关村科学城国际医谷项目、亦庄综合保税区等项目开工建设,中关村腾讯学知园、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二期、北京时代电池基地工程全速推进,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厂区建设整体完成。
基础设施强筋骨
13号线扩能提升迎新进展
从地上到地下,北京基础设施正在加速变“现”。
13号线扩能提升是国内最大规模的既有线改造工程。这一个项目的总投资就达到344亿元。规划图上,既有13号线被拆分成两条,在16号线和17号线之间搭建“X”形东西横向线,其中新建线路29公里,新建车站18座,改造车站5座。
今年力争具备初期运营条件的后厂村到天通苑东这一段,新建9座车站、已有8站封顶,车站主体结构完成98%;新建11段区间,6段实现贯通,区间主体结构完成93%。项目建成后,将串联起海淀区后厂村区域和昌平区天通苑、回龙观区域,与8号线、17号线等地铁线路实现换乘。
城市东部,一条交通大动脉将连接城市副中心与顺义、怀柔、密云等郊区新城——通怀路全长71公里,一期工程的9.7公里已经先期通车;二期工程已完成路基建设12公里,路面底面层摊铺6公里。其中的关键控制工程潮白河特大桥已完成下部结构,计划今年完工通车。
此外,首发城市保供智慧供应链基地、东城区马圈公交地铁一体化等项目也在一季度开工建设,轨道交通M101线围护结构完成30%,22号线工程北京段车站主体结构建设进度过半,17号线等9条在建轨道线路进展顺利。
民生工程暖民心
京津冀下半年添微度假小镇
京城北部,优质教育资源加速落地。1月,位于昌平区沙河镇的北京师范大学昌平实验学校开工。新学校建筑面积2.87万平方米,规划为36个教学班规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提供学位1440个。
“湾里”商业娱乐综合体备受关注。该项目总投资约89.4亿元,包含王府井奥莱、汀云小镇、诺岚酒店三大部分,其中汀云小镇建在地铁车辆段上方,将打造为城市副中心“站城融合”新样板。目前,该项目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将于今年下半年开门迎客。
“‘湾里’所在地有三轨交会,距离河北廊坊市中心仅35公里,距离天津110公里左右,将成为京津冀地区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微度假小镇。”相关负责人说。公开信息显示,湾里项目所在的位置正是地铁1号线(八通线)和7号线的换乘站——花庄站;同时,这里还规划了轨道交通S6线,未来将实现三线换乘。
春节后,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也进入实施阶段,将加高堤防32公里、河道防护44公里,新建改造堤顶及巡河道路72公里,计划2026年6月完工。
一季度,西单地区品质提升、当代商城改造、北京八中亦庄学校等项目也实现开工,皇城景山三期片区综合性城市更新试点项目、育才学校新校区加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