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柔性执法”累计免罚近7.6亿元

日期:2025-03-03 来源:新京报

首部《北京市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19-2024)》近日发布。《报告》显示,北京市近五年年均新增企业约27.6万户,经营主体总量达到268.6万户,每天新设科技型企业数量超过300家。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总门户注册企业用户338万家,95%以上涉企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全程网办。“无事不扰”清单让10.5万户企业安心经营,“扫码检查”全面落地,“柔性执法”累计免罚近7.6亿元。

  该报告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联合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其他22个牵头部门、16区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撰写。 

  经济活力

  近五年年均新增企业约27.6万户

  “十四五”以来,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左右。 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9843.1亿元,增长5.2%,增速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碳排放等多项指标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

  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背后,经营主体规模不断壮大,《报告》显示,近五年来,北京年均新增企业约27.6万户,经营主体总量达到268.6万户。每天新设科技型企业数量超过300家,国高新、国家级专精特新及独角兽企业数量领跑全国。

  科研投入势头强劲,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连续8年登上《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榜首。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万亿元,增速达到7.5%左右,位列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第一梯队。科技服务业以占全国一成的企业数量,创造了两成的收入,贡献了三成的利润。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879公里,位居全国第一;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量60个,居全国首位。

  法治公平

  “无事不扰”清单惠及10.5万户企业

  《报告》指出,北京市践行“北京诚信”,推动营商环境制度规则不断完善,法治环境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入,企业设立与退出更加通畅,信用承诺制办理登记业务超同期登记业务总量的96%,简易注销改革让注销企业从平均45天降至20天“顺利退场”,约60%注销企业受益。

  近年来,北京市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进行了两次修订完善,“无事不扰”清单让10.5万户企业安心经营,“扫码检查”全面落地,“柔性执法”累计免罚近7.6亿元。

  同时,不断加快开放步伐,“两区”建设制度创新成果丰硕,40余项创新经验全国推广。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更加活跃,《报告》显示,全国首家新设外商独资券商、八家生物医药跨国企业研发中心等落户北京。 2024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2.12万亿元。推出“BEIJING PASS”一张卡串联起交通出行、文旅景区等众多场景,率先实现境外银行卡“直刷”坐地铁,让游客“宾至如归”,外籍游客入境增长186.8%,达394.2万人次。

  政务服务

  95%以上涉企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全程网办

  北京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突出“北京标准”,不断推动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完善和数字化转型,整体服务效率和品质不断提升。《报告》显示,2024年,依托“服务包”“服务管家”机制走访企业2.6万家、解决5.8万个企业诉求问题,服务推动563个重大项目落地、投资超2000亿元。12345企业服务热线受理诉求25.5万件,诉求解决率和满意率均超97%。

  司法服务更加高效,“多元调解+速裁”将60%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化解在诉讼前端,涉外商事纠纷平均28.4天调解结案。北京破产法庭助力近900家企业持续经营、引入投资超过1555亿元。同时,北京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审批,助力370多家企业加快发展。

  在要素服务方面,《报告》显示,北京市“创信融”平台为小微企业“输血”超800亿元。建立完善人才引进、专利预审等一批“绿色通道”,专利授权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平均授权周期仅为2.5个月。

  在数字服务方面,“一网通办”总门户注册企业用户338万家,95%以上涉企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全年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率达96.3%,其中网上开办企业占比超95%,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率升至59%。

  便捷宜居

  灵活就业社保可“7×24小时”即时办理

  近年来,北京市从企业运营各环节与群众生活点滴入手,提升办事效能,践行人民满意的“北京效率”。《报告》显示,北京市40个“一业一证”改革压减材料超50%、压缩时间超70%,12项税务证明实行告知承诺制精简税费业务49%,累计推出大型活动在内的11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平均压减时间60%、减材料55.9%、减跑动89.2%。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按下“快进键”,低风险项目审批模式,全流程从5个环节、15个工作日压减到3个环节、9个工作日办结。“分段施工”审批改革为企业平均缩短工期60日。市政报装线上线下“一站式”集成服务,实现企业接入服务“最多跑一次”、少提交材料45份。

  在方便群众办事生活方面,北京市灵活就业社保实现“7×24小时”即时办理,外国人来华许可全程网办,公交与轨道交通50米内换乘比例达到88%,适龄儿童入园率和普惠率均达到93%。“老老人”服务保障措施惠及80余万高龄和失能失智老年人。

  协同发展

  520家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三关”互认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第11个年头。近年来,三地下大气力协同优化京津冀营商环境,共筑营商环境协同发展新格局。北京、天津和河北的GDP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平均增长速度。《报告》显示,政务服务协同惠企方面,34项“同事同标”事项与209项从业资质互认稳步推进,三省市空港、陆港、海港加强互联互通,520家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实现“三关”互认。

  公共服务方面,三地不断推进共建共享。《报告》显示,京津冀93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异地就医备案全面取消,25项人力社保服务事项实现“一卡通办”、6.4万余家定点医疗机构“一卡通结”、3900多条公交线路“一卡通乘”。

  在监管协同方面,三地联合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领域核查协查150余次,京津冀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统一办理15.4万户次,生态环境执法联动紧密。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