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三年,万台,千亿级!北京发布具身智能发展行动计划

日期:2025-02-28 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深度融合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多学科技术的具身智能,已经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今天(2月28日)发布,未来三年,北京将力推万台具身机器人规模落地,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北京将具身智能作为产业布局新赛道,加速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根据《行动计划》,到2027年底,本市将突破百余项具身智能关键技术,构建世界模型仿真、多模态具身数据采集等新型研究创新平台,提产业迭代发展速度。同时,开放更多应用场景。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刘卫华介绍,充分发挥具身智能对科研教育、工业商业、个性化应用等场景的赋能作用,按照场景成熟度分批次、分阶段加大开放,优先推动在科研教育场景扩大开发者生态,逐步推进在汽车生产、商业零售等领域联合研发和规模化场景落地,前瞻探索家庭服务、养老助老场景等人机共生环境应用解决方案,力争推动万台机器人规模落地,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目前北京具身智能技术突破成果显著,其中,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机器人能够在有干扰情况下快速地通过雪地沙石等复杂地形。市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夏翊介绍,本市正在研究制定具身智能专门支持措施,单个项目支持金额最高可达1亿元。

在技术方面,通过支持具身智能本体和大小脑关键技术攻关、搭建具身智能中试验证平台等,加速具身智能前沿技术成果产业化和产品迭代。在数据方面,支持建设具身智能数据基地,形成数据采集、加工标注、模型应用一体化能力。鼓励高质量具身智能数据集开放共享。在应用方面,支持“具身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加快具身智能在生产制造、特种服务、民生服务、文化休闲等领域应用推广。推动更多具身智能产品纳入首台(套)目录。

在重点发展区域方面,海淀区正在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区内聚集具身智能企业近300家,全国首家具身智能特色园区也在本周落户中关村。经开区集聚了小米机器人、优必选等具身智能及智能制造生态企业300余家,已成为本市重要的具身机器人产业集聚区。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伊元甲表示,面向未来,经开区将谋划机器人零部件产业园,集聚力触觉传感器、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企业,建设机器人智能制造基地,布局中试生产线,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支持软硬件平台开源开放,构建高质量自主具身智能数据集,推动智能标准体系建设,高水平组织人形机器人马拉松等赛事活动,提升区域创新品牌影响力。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