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1-21 来源:京津冀之声
重大项目建设是引领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前不久,北京市发改委发布了2025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计划。据介绍,今年,北京将集中推进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以重大项目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总投资约1.4万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支撑全市投资三成以上。计划安排180个续建项目、120个新建项目,其中不少项目都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密切相关。
在这次发布的“3个100”重点工程中,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重点集中在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其中,13条地铁、13条公路将在今年开工,还将推进多条绿道以及城市更新项目。
计划显示,在2025年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中,包含京唐城际铁路北京隧道段等4个铁路项目;R4线一期北段、19号线二期北段等13个地铁项目;东城区马圈公交地铁一体化等5个交通枢纽项目;东部发展带联络线等13个公路项目;顺平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等22个城市道路及配套项目。同时,今年,北京还将推进14个燃气、供热管道老话更新改造等城市运行保障项目,以及多个提升城市应急能力的物质保障、水务工程等。
其中,东部发展带联络线是首次列入北京市重点工程计划。据北京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前不久披露的初步信息显示,东部发展带联络线道路工程位于通州区、顺义区、密云区,起点位于潞苑北大街,终点位于京承高速,全长约43公里,项目采用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12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
据了解,东部发展带联络线基本是沿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东边界修建,在六环和首都环线高速之间,项目建成后将与东六环形成双通道格局,进一步完善城市副中心骨干路网系统,有效加强宋庄文化创意产业区、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张家湾设计小镇等各组团交通联系。
同时,项目南北两端分别与规划房黄亦联络线、京承高速相连,全线建成后将新增一条贯穿北京东南部地区的交通通道,串联厂通路、通燕高速、京哈高速等多条主要进出京通道,对于完善顺义区-副中心-北京市东部-京津冀-交通网络、缓解交通压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之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项目也备受关注。
据了解,在今年的“3个100”市重点工程中,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的当年计划投资最高,达到1399亿元。其中,在教育领域,北京今年将实施31个项目,包括北京工业大学新校区、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二期、北京服装学院通州校区、北方工业大学延庆校区等多所高校新校区。基础教育方面则包括北京第一实验中学、北京第二实验学校(一期)、衙门口配套中学、北京八中亦庄学校等。
在医疗养老等领域,今年,北京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平原新城布局,提升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安排实施21个医疗养老项目。其中北京儿童医院新院区、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通州院区两大儿童医院建成后,将新增约2000张床位。
此外,北京还将实施系列保障性住房项目、玉桥家园中心、北苑家园中心、雁栖国际社区、经开区国际人才社区等5个住房和社区综合服务项目,以及15个城市更新项目。在文化生活领域,北京今年将实施10个文化体育项目、11个生态环境建设项目、7个消费项目,增加文体服务空间供给,融合生态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生活空间,激发城市消费活力。
而在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方面,包含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等22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项目;新能源汽车产业、医药健康产业、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等2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创想大厦等4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北京海昌海洋公园、北京环球度假区诺金会展中心等6个文旅融合发展项目;以及超智算人工智能创新示范园等15个未来产业项目。其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新增了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顺义)项目。
去年,京津冀三地谋划了占地8000亩的京津冀汽车生态港,在北京顺义、天津武清和河北廊坊各建一个园区。其中,位于顺义区李遂镇工业区的北京园区规划面积为2500亩,将实现60分钟内快速到达顺义、亦庄、密云、昌平等北京的主要汽车生产企业。此前召开的顺义区“两会”上介绍,园区第一批多样态厂房和综合服务中心将在3月启动实施,预计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近期将完成4家重点企业落地签约。未来,顺义还将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和吸引力,将生态港北京园区打造成科技含量高、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的重点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