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1-10 来源:北京晚报
新年伊始,一系列部署举措密集落地,一个个重大项目火热推进,全市上下干劲十足,发展脉动分外强劲。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新的奋斗时序开启,就应当有开局之势、开局之气。
即日起,本报推出“跑出加速度 实现开门红”专栏,派出多路记者深入机关单位、建设一线、街道社区,以生动鲜活的故事,展现各行各业与时间赛跑的奋斗热忱,鼓舞更多人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实现开门红。
2025年的卷轴正在展开,北京“端”出一批活动、项目、服务、改革,铆劲儿打好开年“第一仗”。昨天,市发改委介绍,一季度,本市将实施推动今年经济发展良好开局的六大行动、51项具体措施,做到开局更拼、起步更快、马力更足、工作更实、环境更优,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北京经开区在全市率先推行“四个免于提交”改革,逐步推进139个事项实施落地,77种证照材料免于提交也能把事办成,这是今年北京最早启动的营商改革举措,映射出一季度“企业服务行动”的主题。除了扩展“免证办事”应用场景,一季度还将拓展“一件事”集成服务场景;被企业点赞的“扫码检查”也将全面推进;全市统一的政策服务平台“京策”,也将完善政策发布、解读、查询、推送、兑现等功能。
而“稳定预期行动”则是聚焦一批民生实事,比如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等。
北京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也已经“在路上”。“本市正在加紧落实国家加力扩围相关部署,制定北京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举措,将尽快发布实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这只是“改革攻坚行动”12项措施的其中一项。记者梳理发现,这些举措涉及不同领域,更从供需两端发力。在“供”的这一端,一季度文化领域将确定首批文化文物单位改革试点名单;本月底前将发布年度高精尖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指南,加强先进制造业发展保障。另一端则在激发消费潜力。随着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政策的落地,入境游发展迎来新机遇,本市也将开展“你好,北京”主题推介,努力增加国际航班,打造东南亚、欧美、“一带一路”和免签国家入境首站。
“提振信心行动”也将迎来一批会议、展览、活动上新。
京城东南,一座特殊的公园——北京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公园15公里半径内有5家三甲医院以及首都医科大学、多个产业集聚区,国家药监局六大中心也在此落地,拜耳等多家跨国医药巨头加码布局。按照规划,未来这里将成为国际医药创新资源的引领区、集聚区。公园建设的同时,本市打造国际医药创新公园方案也正在酝酿,即将在一季度出台。这是“招优引强行动”中的关键举措。
“增强发展后劲行动”则将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推动2024年供地商品住房项目开工,保障一批市重点工程续建项目春节不停工,全力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尽早发行年内首批专项债券,及早发布并组织实施全年供地计划,制定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地清单。
“北京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有基础、有条件。”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各项措施已经清单化,各区各部门正在全力以赴推动落实,力争早动手、早见效,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