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8-19 来源:北京晚报
7月下旬以来,全国多地出现高温强降雨天气,影响蔬菜生长、采收、存储、运输等,批发零售价格连续走高。市发改委昨晚介绍,本市多措并举积极组织货源,确保市场供应保持充足。昨天,本市批发市场蔬菜上市量已较月初增加7.92%。本市也已协调外省市蔬菜基地,加大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在京供应。
蔬菜批发价格出现回落趋势
数据显示,昨天,本市批发市场蔬菜上市量2.86万吨,较月初的2.65万吨增长7.92%,同比增长17.21%;蔬菜批发、社区菜店零售价和连锁超市零售价分别为每斤1.78元、3.57元、4.52元,25种蔬菜批发价格较月初21涨4降。
随着天气影响逐渐减弱,在市场供应充足情况下,8月15日以来蔬菜批发价格出现回落趋势,18日批发价格日环比回落1.66%。
“不利天气是造成近期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连续降雨和高温天气不利于蔬菜生产,蔬菜生长变慢、病害多发,整体产量减产明显,导致价格持续高企;部分蔬菜因换茬期延长出现“青黄不接”现象,拉动整体价格冲高。
频繁降雨加大了蔬菜采收难度,同时高温高湿气候下蔬菜腐烂现象增多,导致人工成本、储存成本和运输成本上涨明显,推动蔬菜价格进一步上涨。此外,全国蔬菜供应能力有所下降,特别是南方对于北方蔬菜的需求增加,对于主产区价格也有推高作用。
以“供应稳”促进“价格稳”
相关负责人说,针对强降雨、高温湿热天气对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和价格的影响,本市提前部署,加强极端天气应对,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兜牢民生底线。
如何加力保障供应?在批发端,本市协调新发地等主要批发市场组织市场内经营商户(运销大户)进一步拓宽供货渠道,协调部分价格较高蔬菜品种替代产地,加强货源组织调运;在零售端,组织大型连锁超市和直营直供企业加大基地直采力度,增加相应品类蔬菜供应;同时协调外省市蔬菜基地,加大西红柿、黄瓜等蔬菜的在京供应,以“供应稳”促进“价格稳”。
在做好政府储备应急调运准备方面,本市也加强对生活必需品等政府储备检查,确保储备商品数量到位,同时做好应急调运工作准备,确保应急情况下,政府储备能够“调得出、用得上”。
不利天气影响存在滞后期
此外,相关部门对大型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社区菜店等蔬菜批发零售单位,组织开展价格监督检查,对群众反映的菜价问题线索迅速核查,依法严查价格欺诈、哄抬价格等不正当价格行为。
相关负责人说,近期,蔬菜供京主产区仍处于雨季末期,不利天气对蔬菜生产的影响还存在滞后期,但随着保供稳价措施落实,蔬菜上市量保持充足稳定,预计“三伏天”结束后,蔬菜供应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价格将逐步回落并恢复至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