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5-22 来源:微信公众号“北京新闻广播”
《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目前已正式印发,记者今天从专项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规划将以太行山、燕山为生态森林屏障,以永定河、潮白河等5条河道贯通山水人城,以两轴展现大国首都形象,以3道公园环构建游憩体系,以9条楔形绿色空间提升城市生态功能。划定15片花园城市精华示范片区,打造精品首都花园名片。
北京将建成大花园
规划中明确,将构建“两山一湾、两轴统领、五环骨架、多廊串联”的景观结构和“远山—近山—城廓”3个层次的山城景观格局,加强5条大型流域及水库周边建设管控及风貌引导。加强全域彩化,以“春新彩、夏浓绿、秋斑斓、冬银墨”为主题,加强植物色彩搭配设计,构建观格局、观山水、观历史、观风景的四季观景视廊体系,形成25个重点管控视点和49条战略视廊。
未来,北京将推动绿色空间向城市建设空间渗透,构建5000公里以上的各级绿道网络,推进265条重要道路林荫化建设,保护和延续老城大树遮荫的景观效果,让群众更多享受到“抬头就是绿荫”的慢行生活。
北京将打造一批花园城市示范街区
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上表示,力争到2025年,北京的森林总蓄积量达到3450万立方米、林地绿地年碳汇能力达到1000万吨。另外,今天还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经过不断的努力,截至目前,北京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达到612种,其中鸟类就有519种,还有维管束植物2088种,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本市还将在市民身边建设更多的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确保到2035年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打造花园城市,市民会有实在的绿色获得感。本市将打造一批花园城市示范街区。选取朝阳日坛周边、海淀曙光街道等20个街区,通过补充绿色空间、建设社区级绿道、提升公园绿地服务功能等措施,打造让市民切实可感受的花园街区;推动桥体绿化。围绕“两轴六环”的花园城市空间布局,对二、三、四、五环及其他城市重要联络线上的300座立交桥进行垂直绿化;实施城市画廊建设。充分利用城市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周边现状围栏、墙体,进行垂直绿化和彩化美化建设,实施东城花市大街、石景山五里坨东街等100条城市画廊建设;大力推动绿道建设。建设100公里市民身边的区级、社区级绿道。推动丰台环四环绿道建设,完成西山绿道、朝阳绿隔地区公园环绿道建设50公里。
相关部门正在研究谋划一批花园城市重点项目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还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研究谋划了一批花园城市重点项目,力争通过今年的建设,形成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方参与花园城市建设。
一是围绕首都生态屏障打造,塑造首都大山大水格局和四季特征。重点推动燕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太行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南部环京绿带建设、潮白河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项目。
在全市范围内因地制宜实施造林绿化及公园绿地建设1.8万亩,重点建设海淀区宝山休闲公园、宋庄文化创意公园等项目,提前谋划运营方案,植入花园式场景,提升周边区域生机活力;实施朝阳区、大兴区等15个重点区域景观生态林项目,形成大尺度集中连片的生态绿地。
推进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先行启动区)、六环高线公园等重大绿化项目年底前实现开工。发挥绿道在花园城市建设中的骨架脉络作用,重点推进中轴线、长安街延长线绿道,一绿城市公园环绿道、二绿郊野公园环绿道等市级品牌绿道,加强绿道服务设施的精细化配套。
选取南北中轴、三山五园地区、副中心等区域,结合城市更新,整合老旧小区街区改造、架空线入地、城市家具优化、建筑外立面改造、立体绿化、社区绿道等建设内容,统筹推进花园城市示范街(片)区建设,构建市民身边的花园场景,打造花园城市示范片区。
同时,本市将加快推进温榆河公园二期建设。 温榆河公园位于朝阳、顺义和昌平三区交界,清河、温榆河和老河湾三条河道交汇处,是“通州堰”防洪体系的重要节点,最大蓄洪能力1200万方。公园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相当五个奥森公园,是北京城区最大的生态“绿肺”。
公园将落实《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加快公园二期京承高速路以东18平方公里的建设,建设花园式示范的6个专题专类园,即海棠园、月季园、牡丹芍药园、丁香绣球园、莲花、榆柳园;针对温榆河公园30平方公里范围,专题研究黄金观景视点视廊、水文化和民俗文化、植物品质提升和铭牌科普等内容;以构建“九楔十五片”特色空间之一为目标,统筹概念性规划223.6平方公里范围,研究区域花园城市规划建设方案。
温榆河公园一期目前已开放近两年,12平方公里包括清河“蓝珠绿果水涟漪”的滨水景观,朝阳示范区芸上梯田的“五一”油菜花季和“十一”油葵季,示范区东园花溪锦田的生活美学艺术花园,朝阳一期的中草药苑,顺义一期的温榆远树,昌平一期的碳中和主题公园,都充分体现了花园城市的理念,成为市民心中的“网红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