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本市新添11个地源热泵供热项目 建成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

日期:2024-04-03 来源:北京日报

无论是寒冷冬季供热,还是炎炎夏日供冷,都可以使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近日,市发改委批复了11个地源热泵供热供冷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量1.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

  去年10月,市发改委会同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新能源供热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通过规划引导、资金支持、强化管理等综合措施,全面提升新能源供热发展水平,实现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比例应用、高水平管理。

  此前,本市已经有多批地源热泵供热供冷项目获批建设,取得了不错的节能效果。此次获得资金支持的11个项目,总供热面积超101万平方米,主要为浅层地源热泵耦合传统能源供热制冷,新能源供热装机占比均在60%以上。

  记者梳理发现,11个项目分布在通州、怀柔、昌平、海淀、经开区。供暖面积最大的是位于通州区的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地源热泵供热、供冷系统工程项目,供热面积超过31万平方米。

  据悉,这11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底前陆续完工,将有效提高北京市可再生能源供暖规模,强化生态环保效益。

  与传统燃气供热相比,可再生能源项目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具有良好的低碳生态效益。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量1.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氮氧化物排放210吨,对提高本市可再生能源比重、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积极推动新建区域、新建建筑应用浅层地源热泵供暖。到2025年,本市将新增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积45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耦合供热服务面积达到1.45亿平方米左右。

  名词解释

  地源热泵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绿色低碳、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供暖方式,通过在地表层埋设温度收集管道,冬季能够从土壤中吸收热量,夏季能够从土壤中提取冷量,再经过地源热泵机组加压,把热量和冷量输送到室内。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