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3-19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期,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 实施方案》”),为推动城市副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3月18日,北京城市副中 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新闻发布会举办,就上述《实施方案》进行解读。通州区已编制印 发了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任务清单、政策清单和需要国家支持政策事项 清单,全力抓好《实施方案》落实。其中,通州区将聚焦建筑、交通、产业“三大关键领域” ,以及能源、生态、文化“三大重点支撑”,不断擦亮副中心绿色“底色”。交通方面,通州 区将加强绿色智能交通管理,探索设立超低排放区,推动区域绿色低碳交通一体化,同时,打 造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区。
结合《实施方案》强化落实 形成141项任务、提出20项政策
国务院批复要求,要将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践行地、绿色发展制度改 革先行先试区、绿色技术示范应用创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领区。
按照《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到 2025 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内生动力 明显增强,绿色产业规模显著提升,绿色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基本建立,城市基础设施绿 色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地区生 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本地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 覆盖率达到34.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8%以上,绿色发展优势得到有力彰显。到2035 年,以绿色为底色的现代化北京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和谐交融, 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城市生态品质显著提升,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和生态文化深入人心,全面 建成和谐、宜居、美丽的绿色发展高地。
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皓介绍,城市副中心党工 委管委会和通州区委区政府编制印发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任务清单、政 策清单和需要国家支持政策事项清单。任务清单对照《实施方案》进行细化分工,形成141项任 务,成为城市副中心推进绿色发展的关键抓手。政策清单研究提出了区域能源互联网建设试点 、气候投融资试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等20项政策,为城市副中心推进绿色发展提供 有力支撑。需要国家支持政策事项清单从探索绿色发展新机制、推动区域绿色一体化发展、发 展绿色金融等方面梳理了7项内容,探索优化城市副中心推进绿色发展的政策机制。
聚焦建筑、交通、产业三大关键领域 将探索设立超低排放区
郑皓表示,按照《实施方案》提出的总体要求和目标,通州区将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 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 增长,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副中心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郑皓表示,核心是要抓 住“三大关键领域”“三大重点支撑”。
其中,“三大关键领域”是聚焦建筑、交通、产业,不断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建筑方面 ,将大力推行智能舒适的绿色建筑。推进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全面执行“两个百分 百”标准,即,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新建公共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三 星级标准。结合城市更新工作,有序开展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在重点区域加快推广超低能耗 建筑。加大智能建造应用力度,推动建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和规模化、品质化发展。
交通方面,全面建设便捷畅达的绿色交通。坚持“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建设高 效绿色、生态友好的交通网络。持续推进M101线、平谷线,加快谋划M102线,构建以轨道交 通为骨干的“多网融合”综合交通体系。加强绿色智能交通管理,探索设立超低排放区,推动 区域绿色低碳交通一体化。打造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区。建设优质滨水慢行系统,打造“水路 绿”三网融合慢行体系。
产业方面,将加快发展创新驱动的绿色产业。突出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双轮驱动”,推进数 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加快存量资源“转绿降碳”、增量资源绿色低碳化发展,大力发 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强化绿色金融商务服务功能,深化北京绿交所全国温 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建设,更大力度引进和培育绿色金融机构,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加快 打造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推进文化旅游商务融合发展,加强绿色产业国际国内交 流与合作。
围绕“三大重点支撑” 将构建安全高效的绿色能源体系
同时,通州区将围绕能源、生态、文化“三大重点支撑”,持续擦亮绿色发展金名片。
郑皓表示,一是积极构建安全高效的绿色能源体系。开展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试点,完 善能源消耗强度和总量调控,探索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全面实施减油、降气、增 电措施。全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城市智慧能源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余 热利用。积极拓展绿色电力应用,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建成与新型电力系统相适应的智能 高效电网。构建保供多元、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推广应用先进能源技术,以特色小镇建 设为契机,打造一批综合智慧能源示范样板。
二是着力夯实清新美丽的绿色生态本底。加强区域水系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滨水空间功能,将 北运河打造成为滨水地区新地标。高标准建设花园城市,推进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因地 制宜建设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滨河绿道。加强韧性城市建设,基本建成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 ,加快实施温潮减河工程。持续抓好空气污染治理,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噪声污染综合防治 ,加强跨区域生态环境共治。
三是持续营造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风尚。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广泛宣传生 态文明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模式。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 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低碳创建行动。普及绿色发展教育,打造一批绿色文化教育实践基 地,加快形成政府推动、企业践行、多方参与的绿色文化建设局面,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
加快推动绿色创新要素集聚 重点支持副中心发展绿色金融
为抓好《实施方案》的落实工作,市发改委也明确了一系列工作计划。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 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周浩介绍,为加快推动绿色创新要素集聚,目前,本市正在积极争取国家 绿色技术交易平台落地城市副中心,加快推动北京绿交所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 结合《方案》实施,还将高质量推动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图书城等提升改造项目建设,重点 支持绿色科技和产业孵化,提升副中心绿色产业集聚和技术成果转化承载力。
为持续培育绿色经济增长新动能,目前,市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推动本市绿色经济发展、促进 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城市副中心将是重要的产业承载地和 示范区。下一步,将重点支持城市副中心发展绿色金融、专业服务等绿色产业。同时,还将推 动城市副中心开展ESG创新发展试点,探索建立ESG投融资体系。继续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绿色 产业融合发展。
全力支持重大绿色项目建设 打造“车路云网图”一体化基础设施
周浩表示,本市还将持续强化重大项目引领以推动落实,通过加强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统筹, 全力支持城市副中心重大绿色项目建设。
其中,在绿色建筑方面,推动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规划展览馆等一批地标性绿色建 筑项目建成开放的基础上,加强项目前期评估论证和指导,持续推动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场 馆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严格落实新建公共建筑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在绿色交通方面,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体系,推动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整 体提升工程,以及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环球影城北等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设。支持高级别自动 驾驶示范区3.0扩区,推动城市副中心“车路云网图”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市副中心步 行和自行车系统示范段工程,营造良好绿色出行环境。
在绿色能源方面,本市将在支持城市副中心制定实施全国首个新型电力系统地方标准的基础上 ,推动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建设,开展智能微网“零碳社区”试点,大 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把城市副中心作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先行示范区。
在绿色生态方面,大力推动城市副中心大尺度绿化工程建设,助力打造蓝绿交织森林空间。结 合六环路入地改造工程,推动高线公园项目建设,用美丽的森林串联城市副中心南北重点功能 区,有效“缝合”城市副中心东西城市空间,打造活力绿色走廊。落实生态治河理念,推动温 潮减河工程,筑牢通州堰防洪排水体系,助力水生态环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