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1-30 来源:北京新闻广播
2024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计划今天(30)公布。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今年的“3个100”市重点工程中,包含120个新建项目和180个续建项目,力争当年竣工项目65个。项目总投资约1.2万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811亿元,对全市投资的支撑比例保持在三成以上。重大民生项目投资占比达六成以上。
在所有项目中,社会投资项目占比超50%,投资额占比超7成。一批城市更新、医疗养老等领域的项目都引入了民间投资参与。
100个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
100个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主要携手津冀打造产业链,强化数字赋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水平,当年计划完成投资551亿元。
一是加速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力推进怀柔科学城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安排重大科技设施平台集群项目10个。二是做优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培育医药健康产业投资新增长点,大力发展高端装备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安排先进制造业项目30个。三是持续提升国际交往服务保障能力,加快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进重点金融功能区建设,安排金融业、服务业扩大开放项目18个。四是不断深化数字产业化,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和大模型聚集地,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安排数字经济项目15个。五是加力发展创新型总部经济,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高效配置,安排科技创新空间资源项目22个。六是加强高品质文化旅游设施建设,促进文旅消费扩容提质,推动产业蓬勃发展,安排文化旅游项目5个。
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主要聚焦打造现代化、智慧化、绿色低碳的基础设施体系,推进高品质宜居城市建设。当年计划投资571亿元。
一是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交通一体化,搭建市郊铁路“一干多支、对角交叉”主骨架,安排铁路、公路项目26个。二是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交通体系,保持高强度轨道交通建设,安排轨道交通项目12个。三是强化多网融合,促进站城融合发展,优化枢纽周边地区功能布局,安排站城一体化交通枢纽项目9个。四是织密城市路网,全力提升骨干路网规划实施率,畅通各重点功能区间交通联接,完善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接驳换乘,安排城市道路及交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24个。五是加强重点功能区能源保障,开展燃气、供热管道老化更新改造,促进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安排能源、固废处理等城市运行保障设施项目17个。六是加快建设布局5G基站和云计算中心,基本完成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阶段扩区任务,完善城市智慧物流体系,安排新基建项目12个。
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
主要聚焦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当年计划投资1689亿元,占比超六成。
一是坚持职住平衡,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力度,安排政策性住房项目5个。二是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推动皇城景山片区、钟鼓楼周边、新首钢等区域功能重塑、产业升级和品质提升,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安排城市更新项目7个。三是全面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安排教育项目24个。四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推动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养老服务设施和适老化改造项目,安排医疗养老项目22个。五是扩大文化服务供给,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建设书香京城、博物馆之城,补充体育设施短板,安排文化体育项目9个。六是加快推动花园城市建设,持续打造绿意盎然、舒适宜人的慢行环境,安排绿化项目10个。七是加强山洪沟道和城市内涝治理,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推进一批可承担生态、游憩、景观等多种功能的滨水廊道,安排水务项目18个。八是持续开展传统商圈改造提升,拓展消费场景,发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安排消费新地标项目5个。
今年,北京市同步推出了预计后续年度实施的临空经济区国际消费枢纽、首都规划展览馆等200个重大项目列入2024年前期推进项目,力争推动一批项目加快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