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本市五年新增退税减税降费超7000亿

日期:2023-10-21 来源:北京青年报

昨日,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等相关部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市优化纳税营商环境相关情况。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华伟介绍,2018年至2022年,全市新增退税减税降费规模超7000亿元。今年以来,本市按照“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减税降费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助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小微企业顶格减征“六税两费”

王华伟介绍,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惠企利民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的措施。

总的来看,近五年来,本市减征力度“空前”,惠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对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至2022年,全市新增退税减税降费规模超7000亿元。同时,本市减征幅度“顶格”,在地方权限内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比如,在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2019年,本市即已实现地方自行设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面清零”。在此基础上,2021年本市在地方权限内继续实施各项涉企降费政策。包括:延续停征中小微企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费、占道费、污水处理费政策;降低水土保持补偿费、部分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收费标准,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帮扶小微企业方面,2019年,本市在地方权限范围内顶格减征小规模纳税人“六税两费”,并于2022年进一步扩大受益范围,在小规模纳税人基础上,增加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国家实施以留抵退税为核心的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小微企业是最大的受益群体,在本市惠及的超8万户纳税人中,九成以上都是小微企业。

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达100%

“加力提效,提高税费政策支持‘精度’;稳字当头,确保税费支持政策‘稳度’;保障民生,提升税费支持政策‘温度’。”王华伟表示,今年财政部门将从这三个方面,扎扎实实把该减的税费减到位,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经营主体,为企业增活力添动力。

记者了解到,2018年,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2021年,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202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王华伟介绍,在提高税费政策支持“精度”方面,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将全行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并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精准的“加计扣除”,树立了鼓励创新的导向,将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支持北京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同时,本市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动能,落实好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增值税加计抵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持续提升高端制造业发展能级。

继续实施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

在确保税费支持政策“稳度”方面,王华伟介绍,本市确保税费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支持保经营主体、保居民就业。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继续给予税收优惠,继续实施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继续实施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减免政策,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持续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在提升税费支持政策“温度”方面。他提到,本市聚焦就业保民生,继续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优惠政策,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同时,本市支持稳就业,继续实施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在地方权限范围内顶格落实退役军人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就业稳定。此外,大幅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3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3项专项附加与“一老一小”直接相关,将进一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和赡养老人的支出负担,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亮点

个人高频税费事项100%“掌上办”

昨天的发布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一级巡视员杨建国介绍,北京税务部门以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为目标,聚焦环节、时间、成本、便利度,推进了一系列精准有效改革。

杨建国介绍,税务部门全面推行纳税缴费“网上办”,实现95%以上税费服务事项“全程网办”、个人高频税费事项100%“掌上办”,开业、发票、退税等8个高频业务“自动办”。推出了智能语音、远程辅导、线上培训、在线互动等智慧办税服务方式,为市场主体带来便捷高效的办税体验。本市聚焦“一件事”集成办事场景,为纳税人提供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先后推出留抵退税申请“智能填写”、委托代征实时电子缴税、不动产交易“税费同缴”等37个办税缴费场景。

同时,本市连续10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今年已经推出了五批109项措施。为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截至9月底,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和“中华老字号”企业开展针对性税费服务3773户次。“银税互动”为小微企业解决贷款92405户次,贷款金额达1263亿元,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北京税务部门还主动把解决群众问题的关口前移,聚焦高频问题,确保诉求得到源头解决。通过办税服务厅、12366纳税服务热线等渠道,全面搜集纳税人缴费人反映集中的问题,通过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通过一个案例带动一业治理。“例如聚焦停车开发票难问题,编制《电子发票开具指导手册》,帮助指导企业升级‘北京停车服务’公众号,实现停车费发票手机端掌上办理。”杨建国说。

在市场准入方面,本市推出智能开业自动办理和变更自动受理,纳税人在市场监管部门完成设立登记后,税务系统智能化自动为纳税人分配主管税务机关等,并为纳税人建立数字账户。不动产登记方面,推出“智能算税”功能,在3分钟内即可完成全部税务审核流程,实现了人工手动审批向系统智能审核的跨越式发展,将纳税人办税时长缩短97%以上,为首都企业和群众提供全流程全自动的办税服务新体验。今年前三季度通过“智能算税”方式办结的存量房业务近3万笔。融入市政府服务平台方面,加快与“京通”对接,上线了包含缴纳社保费、车船使用税申报、车辆购置税申报等20项税费业务。

241万家单位完成“五险一金”缴费工资合并申报

昨天的发布会上,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级巡视员徐慧介绍,近年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基本出发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多项举措,打出“组合拳”减税降费、助企纾困。

“本市优化缴费工资申报流程,提升服务便利度,实现‘五险一金’缴费工资合并申报。”徐慧介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一步优化缴费工资申报流程,实现统一入口、统一标准、统一口径,明确2020年起各项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工资合并申报,用人单位可登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合并申报“五险一金”缴费工资。截至目前,已有241万家参保单位通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完成“五险一金”缴费工资合并申报工作。

同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实施阶段性缓缴企业三项社保费。徐慧提到,去年,为落实国家纾困惠企政策,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铁路运输5个特困行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等17个行业所属生产经营困难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和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均可以申请缓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会保险费的单位应缴纳部分,缓缴期限至2022年年底,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截至目前,缓缴政策共惠及全市3.8万家单位,为企业减轻资金压力约153.4亿元。2022年11月,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延长还款期限政策,加大助企纾困稳岗力度,在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政策到期后,明确已缓缴单位可将还款期限由2023年2月底延至2023年年底。

自2023年1月1日起,缓缴单位可登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申请延期,同意协议后即申请成功。截至目前,已有近3万家单位申请延期缓缴,预计将为企业减轻资金压力100余亿元。

徐慧表示,下一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严格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继续巩固优化已有改革成果,积极回应市场主体关切,广泛开展改革措施和成效宣传,扩大助企纾困政策的覆盖面和知晓率,提升市场主体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