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9-12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昨天从市发改委获悉,今年本市有6个片区实施公共空间改造提升。
正抓紧建设的:
东城区隆福寺-美术馆片区、石景山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海淀中关村大街、丰台马草河片区
将获批实施的:
朝阳安贞活力街区、通州怡乐北街片区
片区改造提升类项目中包括北京科技创新地标——中关村大街片区。中关村大街将恢复生态景观,沿线布设多个口袋公园,并打造顺畅、完整、连续的骑行道、人行道、健步道等城市绿色出行系统,为附近居民和创新创业者提供全天候的“城市客厅”。
北京的老地图中,中关村大街还是叫白颐路。这是因为大街东南起白石桥、西北至颐和园,是上世纪著名的风景大道。几十年来,原来的小道越拓越宽,但过去绿树成荫的生态景观也受到一定影响。“在恢复生态景观的过程中,将实施保留、重组、织补、更新四大策略。”负责具体实施的中关村大街建设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将最大限度保留高大乔木,释放林下空间;对部分乔木种植、乔灌草种植进行重组,形成清晰的景观空间和通透的视觉廊道。
规划显示,中关村大街公共空间改造提升范围9.2公里。去年年底,中关村南大街道路东侧北起数码大厦、南至魏公村地铁站的约900米示范段工程已经率先完成。这900米示范段提前亮相,让人们在今年夏天有了阴凉宜人的行走体验。伴随着示范段及后续改造,中关村大街沿线将建设若干个口袋公园,相互串联形成线性“中央公园”,实现行者有路、坐者有椅、憩者有荫、赏者有景;同时,打造顺畅、完整、连续的骑行道、人行道、健步道等城市绿色出行系统。“既增加市民的逗留时间和相互之间的交往机会,也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全天候的交流和服务空间,成为‘城市客厅’。”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中关村大街片区改造提升是统筹规划、分段实施:目前,中关村南大街道路西侧民族大学到神舟大厦区域也正在加快改造,力争年内向公众开放;三环至四环段改造也于近日获得批复,计划年内开工、2025年竣工;未来片区更新还将继续延伸,实现白石新桥至北五环、9.2公里沿线街区的焕新。
三环至四环段改造重点将街道沿线公共空间与当代商城、海淀剧院、鼎好大厦等进行整体统筹,增强空间通达性,打造连续通畅的慢行步道,联动周边中关村广场等科创办公、商业建筑一体化改造提升,引领城市片区全面更新。
2017年以来,本市在中心城区及通州区开展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示范工程,试点项目类型由小微空间、活力街区逐步延伸到学校周边空间、桥下空间、地铁站点及周边公共空间一体化改造等类型的试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