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已见雏形

日期:2023-07-28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近日,记者冒着酷暑,跟随北京市发改委来到怀柔雁栖湖畔的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自开工建设起就备受关注。这是我国首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也将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建成后将点亮世界“最亮的同步光”。

据了解,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配套项目(简称)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包括用户服务楼和综合实验楼两栋单体建筑。两栋单体建筑之间通过小环钢网架连接,综合实验楼又通过中环钢网架和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主体结构连接,从高空俯瞰,整体构成了“放大镜”造型。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HEPS加速器部副主任李京祎介绍,HEPS的整体建筑外形似一个放大镜,寓意为探测微观世界的利器,是“十三五”期间优先建设的,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基础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平台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据了解,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担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加速器、光束线站及辅助设施等,建设周期6.5年。

李京祎介绍,HEPS的建设是推动我国同步辐射光源领域研究达到世界前沿的重要举措,建成后,在显著提升我国在科技和产业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科技合作与基础科学研究平台。

目前,该项目已开工建设4年左右,HEPS主体建筑单体全部移交设备安装使用。今年1月13日,增强器全线贯通;2月1日,储存环隧道设备启动安装;3月14日,直线加速器出束,HEPS工程进入科研设备安装、束流调试并行阶段,预计2025年底完成装置建设。

HEPS不远处,便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引力波实验中心。力学所引力波实验中心副研究员刘河山介绍,引力波实验中心成立于2020年,是力学研究所旨在面向国家及中国科学院的重大战略需求,围绕空间基础科学领域,聚焦空间精密测控等关键核心问题,吸引相关领域优势力量,推动力学和空间科学技术的深度交叉。

据刘河山介绍,引力波实验中心以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为牵引,围绕空间激光干涉精密测量、惯性传感与基准构建、引力波数据处理等技术,发展引力波探测的相关技术。

据了解,中科院从 2008 年开始探讨中国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由中科院牵头组织全国优势力量成立空间引力波探测论证组,研讨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在未来数十年内的发展路线图,并被列入中国科学院制定的空间 2050 年规划中。2016 年初向外公布“太极计划”,该计划对于暗物质研究,黑洞附近引力场研究以及银河系演化和结构研究有关键作用。同时为响应京津冀联合发展计划,在科技部引力波重点研发计划的 2021 年项目申请过程中,中科院力学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大学联合申请并获批“星载激光锁臂稳频技术与时间延迟干涉技术研究”项目支持。

目前,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速形成,“十三五”布局的29个科技设施平台2022年土建工程全部完工,今年将实现运行、试运行、进入科研状态,主要任务是提升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协同创新能力。

据了解,目前,已经投入运行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及5个第一批交叉研究平台,共吸引剑桥大学、北京大学、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百度等国内外高校院所和企业用户380余个,涉及课题870余项,累计获批机时58万小时和3亿核小时(算力)。

目前,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在加快推进“十四五”时期科技设施建设,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和4个设施平台正在加快布局实施。

怀柔科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6年多的接续奋战,目前,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见雏形,聚集了一大批各类科研院所,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涌现出一大批世界领先的基础科学原创成果。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