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中德隐形冠军发展战略高地 北京中德产业园集聚德资企业90余家

日期:2023-07-16 来源:新京报网

在北京市顺义区四纬路上,作为北京中德产业园“第一窗口”,中德大厦迎来了“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的采访团。7月11日,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组织的现场采访中了解到,北京中德产业园已集聚奔驰、宝马、Ameco、博世、威乐水泵等90余家德资企业,其中隐形冠军企业27家,年工业产值达到350亿元。作为首个以“经济技术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对德合作园区,北京中德产业园自设立以来,逐渐形成了德企集聚的良好态势。

中德产业园是北京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主体,承担着国家级对德对欧合作重要使命,与中国德国商会等50余家国际知名机构建立合作机制,设立了4个海外办事处,全方位跟进服务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占地4.86万平方米的北京中德产业园,定位为“德国先进制造业的聚集地、中德隐形冠军发展的战略高地、中德交往与开放创新的重要窗口”,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装备、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以及先进制造服务业支撑产业。园区重点承接德国隐形冠军及中小企业、先进制造服务业企业、商协会组织,吸引一批国际创新及行业领军人才。

作为中德大厦的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浩瀚海慈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循环经济的企业,主要从事再生金属回收利用、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循环再利用、再生资源平台等业务。浩瀚海慈于2022年成立中国子公司,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记者了解到,该企业入驻中德产业园,看中的是园区的德企集聚效应。

“中国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大国,接下来即将迎来退役电池回收的第一波高峰期,我们也很看好这个市场。”浩瀚海慈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齐兴晨向记者介绍,在循环经济领域以及再生资源回收破碎分选技术方面,公司有深耕数十年的关键技术积累,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方面,各元素回收率可超过95%。目前,公司在山东、山西等地都有意向合作项目在谈。“我们致力于成为中德之间技术沟通的桥梁,将德国工程技术和市场知识引入中国循环经济。”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中德产业园还对标“德国工业4.0”,深化数字经济领域合作,建设“博世工业4.0”创新中心,助力50余家企业完成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正在开放区内300余家重点制造企业智能升级场景,让中德经济技术共同发展、相互成就。

按照规划,到2025年,北京中德产业园力争集聚200家以上德资企业,年工业产值达到800亿元;到2035年,园区力争集聚500家以上德资企业,年工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