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北京支持雄安建设3所学校9月开学!看京津冀协同发展成绩单——

日期:2023-07-09 来源:微信公众号“北京新闻广播”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北京支持雄安建设的3所学校项目已经全部建成交付,将于9月开学,医院项目将于9月竣工交付。

  当前,雄安新区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下一步,京津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支持符合雄安新区功能定位的创新资源布局发展,推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挂牌运营,支持设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质量推动雄安新区综保区建设,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支持雄安新区不断增强自身建设发展能力。

  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将按照功能定位在细分领域和产业链环节错位承接非首都功能。目前,第一批市级机关顺利迁入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二期进入施工收尾阶段,年底前启动搬迁。

  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也将在今年投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跨界道路已达10条,厂通路及跨潮白河大桥正在加快建设。16家央属、市属医院与北三县医疗机构持续推进合作,河北燕达医院在朝阳医院等支持下,成为三甲综合医院。北京潞河中学、北京实验学校等与北三县开展合作办学。

京津冀将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要促进京津冀地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优质养老资源优先向环京地区延伸布局,以教育集团、学校联盟等方式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加快跨区域医联体建设。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200多所京津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273所学校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累计成立15个跨区域职教联盟、22个京津冀高校发展联盟。50项临床检验结果在京津冀685家医疗机构实现互认,20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在京津冀313家医疗机构试行共享。京津冀490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700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京津冀加强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

京津冀三省市将共同加强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构筑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

  协同创新与产业协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和实体内容。三省市要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着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共同建好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深化区域产业协作上,协同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产业集群跨区域协同培育机制,聚焦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重点领域,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深入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上,聚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氢能、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链,“一链一策”制定产业链延伸和协同配套政策。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