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6 来源:新京报
报告摘录
高标准建设“两区”“三平台”
●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行动,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数字贸易示范区。
●加快中德、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推动综保区申请创设和创新发展。
●加紧推进国际航空客运恢复发展。
●高水平办好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
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
●推出更多“一证通办”事项和“一件事”集成办服务场景。
●推进“6+4”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建设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
●完善要素市场建设,增强政策可知晓可操作性。
●健全“服务包”“服务管家”工作机制。
着力增强各类企业活力
●深化新一轮国企改革,加强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积极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形成一批“绿灯”投资案例。
●加快培育一批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解读】
推动31个场景“一业一册”等措施基本落地
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北京营商环境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来,北京营商环境改革取得颇多成效,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营商环境5.0版改革方案362项任务全部完成。出台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34条”,提出涉企服务、网上办事、准入准营、扩大经营、保障措施5个方面的措施,为企业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约20亿元。深入研究世行新评价和国际规则,形成了66个国际文献和标准、106项改革任务等一批清单成果。同时,北京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工程建设全流程审批改革,推动破产制度改革,完善监管执法制度,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完善企业“服务包”制度。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北京将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北京将根据要求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一方面,以世行评价为牵引制定实施新一轮改革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营商环境改革政策。另一方面,北京将深化准入、准营、退出全链条改革,将投资项目承诺制、标准地等部分区域试点改革拓展至全市,将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全程网办”等适用内资企业改革拓展至外资,让更多企业受益,实现更多行业领域市场主体“准入即准营”。
同时,纵深推进“6+4”综合监管改革,推行“一码检查”,实现全过程留痕,推动31个场景“一业一册”“一业一查”和“一业一评”等制度措施基本落地。
今年,北京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积极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形成一批“绿灯”投资案例,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在科技创新领域也有大量民营企业,报告谈到,今年要加大研发创新、场景应用、融资上市等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
记者注意到,北京多区持续推动政策加码,支持企业发展。比如,丰台区先后出台“丰九条”“独角兽八条”等吸引企业入驻,在达标即享的兑现原则下,很多企业已经拿到了现金等各种形式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