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7-22 来源:中国经济网
北京市近日印发《深入推进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提升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在7月2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李素芳表示,回天五年行动计划在持续推进上一轮行动计划结转项目的基础上,将重点实施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绿化文体、交通、市政设施、社会管理等6个项目包,共102个项目。
“力争通过5年时间,推进回天地区功能组织更加高效,主要公共服务设施补齐缺口,‘一纵一横、五通五畅’主干路网架构基本建成,市政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绿色生态生活空间基本建立。”李素芳说。
2018年7月,北京市政府出台《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经过3年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回天地区公共服务提升、交通治理和市政基础设施完善三大攻坚和大型居住区治理示范工程取得积极进展,117个计划项目全部实现开工建设,其中64个项目完成,兑现了社会承诺,近9成回天居民认为提升效果显著。
“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既着眼于‘十四五’时期总体发展目标,着眼于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科学谋划,又锚定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精准施策。”李素芳说,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跳出回天看回天”,强化区域整体服务功能组织,唱好与未来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三城记”,强调与周边地区协同联动发展,以产业发展聚集人才,立足更大空间尺度推动职住平衡、产城融合。
同时,本轮聚焦“群众身边事”,更加突出问题导向。围绕百姓“急难愁盼”的民生诉求,从需求端出发,强化城市功能修补更新,加强增量与存量资源统筹,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增活力、提质量,实现“有没有”与“好不好”同步提升,切实解决百姓身边事。
在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方面,本轮计划更加突出软硬兼顾。未来5年,回天地区一方面将在加快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强化专业化、品牌化运营,激活设施资源效用;另一方面也要推动共建共治,持续深化“回天有我”品牌内涵,深化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居民共治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示范。
据介绍,回天三年行动计划是北京市首个聚焦镇街、社区层面的行动计划。值得注意的是,本轮行动计划将执行周期由3年调整为5年,旨在与“十四五”规划紧密衔接,以进一步发挥市级层面统筹调度、集成资源、合力攻坚的优势,一年一个节点扎实推动。
李素芳表示,新一轮行动计划在前期“三攻坚一示范”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部署了“五提升一深化”工程,包括6方面23项具体任务,通过实施提升区域服务功能组织、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交通和基础设施效率、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产业发展活力以及深化“回天有我”社会治理创新等重点任务,到2025年,初步建成与首都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