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老城整体保护规划将实施

日期:2021-01-27 来源:北京晚报

  二环路、中轴线、核心区、副中心……这些老百姓熟悉的地标、区域,即将在今后五年迎来提升。北京“十四五”规划起草组成员近日介绍,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时期,以长安街、中轴线、二环路沿线区域为重要载体,推进老城重组,提升政务空间品质。其中,二环内历史水系也将逐步恢复并建设滨水环境。

  关键词

  中轴线  

  中轴线力争具备申遗资格

  目光投向承载北京大量文化资源的老城。起草组成员介绍,本市将实施老城整体保护规划,开展核心区历史文化资源普查,推进传统平房区地下文物保护,扩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范围,最大限度留住老城历史记忆。

  尤其对于中轴线,北京将推动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实施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太庙、社稷坛、先农坛等文物腾退、修缮与风貌整治,逐步恢复坛庙建筑群历史格局,力争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资格条件。

  如何让老城焕发文化活力?今后5年,北京将推进皇家建筑、王府、名人故居等腾退修缮利用,实现皇史宬、醇亲王府南府、贤良祠等历史建筑开放;建设京报馆、京华印书局、湖广会馆等主题博物馆;推进中轴线、天坛-先农坛-天桥等10条文化探访路建设,营造有鸟语花香、文化内涵、老北京味儿的访古幽径;推动什刹海-南锣鼓巷、雍和宫-国子监、琉璃厂-大栅栏-前门东等13片文化精华区建设。

  不仅是老城,“三条文化带”也将成为城市文脉:在大运河,将基本建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运河博物馆等,整体保护通州古城核心区,创建大运河国家5A级文化旅游景区,将实现北运河全线、通惠河、亮马河、潮白河部分河段游船通航;在长城文化带,本市将实施箭扣长城修缮工程,基本建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现“居庸叠翠”“岔道秋风”等历史文化景观;在西山永定河,将加强“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实施圆明园大宫门遗址区保护展示工程等,建设“三山五园”艺术中心。

  疏解

  高效利用腾退空间和土地

  “北京将动态完善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推动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企业动态调整退出。”起草组成员介绍,本市也将高效利用一般制造业腾退空间和土地,发展高精尖产业项目,保留一定规模的重要应急物资和城市生活必需品生产能力;同时,还将推动区域性专业市场动态清零。

  老百姓身边的一些重点领域将迎来综合治理:保持新增违法建设零增长,开展全市基本无违建区创建;围绕整修路面、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打造一批示范街巷,完成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任务;全面启动棚改在途项目收尾。

  核心区

  二环全线建成林荫骑行路

  “十四五”时期,在优化核心区中央政务空间过程中,长安街、中轴线和二环路都将迎来新变化。

  长安街:塑造国家礼仪形象。起草组成员介绍,“十四五”时期,长安街沿线南北两侧一定范围内将有序推进功能调整和优化重组,服务中央政务功能向沿线相对集中布局;整治建筑形态和界面;提升两侧(除红墙段)绿地开放率。

  中轴线:彰显古都风貌底蕴。本市将烘托中轴线作为城市骨架的统领作用,沿线实施重点文物腾退保护,充分保障沿线国际交往、文化展示等功能空间。

  二环路:提升沿线空间品质。根据草案,西直门、车公庄、广安门、朝阳门等重点片区存量空间将迎来资源优化重塑;德胜门、菜户营、开阳桥、东便门等重要节点将提升公共空间品质。

  二环内历史水系将逐步有序恢复并建设滨水环境,并实现西板桥明渠北段(北海-景山公园西门)、前三门护城河正阳门段等历史水系恢复,启动研究玉河中下段、金水河(南海-金水桥段)等水系恢复工作。二环路全线林荫骑行路和漫步道将建成。

  副中心

  第二批市属行政事业单位迁入

  今后五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框架将基本成型。“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会保持副中心有千亿以上的投资强度,构筑高品质功能承载地。”起草组成员给出了“十四五”副中心的一批项目清单:城市绿心剧院、图书馆和博物馆将建成,城市绿心体育中心将启动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和东六环入地改造将完成;行政办公区二期建成,并完成第二批市属行政事业单位迁入。

  产业和公共服务项目方面,“十四五”时期,城市副中心还将全面建成运河商务区起步区;高标准运营环球主题公园,谋划建设二期、三期工程;建成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安贞医院通州院区、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等重大公共服务项目。

  “这五年,副中心也将新增或改扩建一批教育、医疗、养老、体育设施。”这位起草组成员介绍,首都儿研所通州院区等医疗机构将投用,并在适宜区域建设国际医院;在重点功能区、产业园区周边配建租赁住房;建成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

  协同

  2022年建成京唐、京滨城际铁路

  未来5年,京津冀将形成更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在老百姓关心的交通一体化上,形成更加便捷高效畅通的交通网络。

  “轨道上的京津冀”——2022年将建成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加快京港台高铁(丰雄商段)建设;依托区域快线和市郊铁路,通过大站快车便利通勤人员出行。

  公路交通网——推进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全线绕出北京,实现六环路国家高速功能外移,建成大兴机场北线高速西延项目,推进大兴机场南北航站楼联络线、大兴机场高速(四环-五环段)等前期研究,建成国道109新线高速,促进西六环与首都地区环线联系,建成承平高速,研究推进京秦高速西延等项目建设。

  世界级机场群——加快大兴国际机场卫星厅及配套工程建设,实现机场与北京中心城区“1小时通达、一站式服务”、与周边城市2小时通达。

  冬奥

  提高场馆运行能耗管理水平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起草组成员说。在筹办方面,本市打造“奥运新标杆”,全面完成场馆、冬奥村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场馆运行能耗和碳排放管理水平;坚持“三个赛区、一个标准”,统筹做好交通、餐饮、住宿等综合服务保障。在充分利用冬奥遗产方面,因地制宜谋划好冬奥场馆的可持续利用,“一场一策”制定赛后利用方案,成立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创建200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2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