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扩大中等收入群 社会保障层次多

日期:2021-01-24 来源:北京青年报

《规划纲要》第十一篇把“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放在第一章,实际上彰显了《规划纲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为根本目的”的指导思路。

改善民生侧重“提高收入”

五方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规划纲要》提出,“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并明确“研究制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行动计划;同时也指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这一系列的安排,说明了提高收入,成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

何为“中等收入群体”?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2019年北京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大约是6万元。如果将处于中位数的2/3至2倍,大约是4万元到12万元之间的人群划为中等收入群体;中低收入群体,即可支配收入低于4万元的人群。

据统计,2019年北京中等收入群体大约占常住人口的55.8%。未来五年,如何有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据市委改革办副主任胡雪峰介绍,北京将从五大方面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第一,将以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包括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强化服务业优势、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等等。

第二,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行动计划,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第三,未来五年还将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深化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改革,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第四,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力度,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建立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

第五,加大对中等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围绕“七有”目标和“五性”需求,加强对该群体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

社保侧重“多层次保障”

失业保险金将提高

《规划纲要》在谈到促进收入增长时,还提到“推进社保基金持续平稳运行”的内容,包括落实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保基金政策、稳妥运营确保国有资本股权分红和运作收益保值增值、科学合理制定社保待遇调整机制等措施。

实际上,社保体系的“多层次保障”也是促收入增长的有利支撑。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未来五年,有关社保体系要落实的国家政策很多,包括养老保险金的全国统筹、最低缴费年限的调整、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等,这些都将多层次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同时,本市还将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将失业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至最低工资水平的90%。

住房保障“加大有效供给”

基本实现总体供需平衡

在改善民生方面,《规划纲要》中还用了较大的篇幅表述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提出要“构建与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住房体系,努力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对于住房保障,十四五期间本市将侧重于“加大有效供给”。未来五年,本市将供应各类住房100万套左右,基本实现总体供需平衡;同时,还将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和空间布局。推进居住用地优先在轨道交通、大容量公共交通廊道节点周边布局,同步组团式实施周边区域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形成一批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多功能社区。

《规划纲要》还分别对租赁性住房、政策性住房以及普通商品住房的供给,给出了具体的定位——

租赁型住房将加大供给,针对中低收入家庭自住需求,大力筹建各类租赁性住房,提高公共租赁住房备案家庭保障率,新增供应套数占比不低于40%。新增集体土地租赁住房等政策性租赁住房供地占比不低于供应总量的15%,鼓励存量低效商业、办公、厂房等建筑改造为租赁型职工集体宿舍或公寓等等。

政策性住房将优化供给,持续推进共有产权住房建设,精准对接自住型需求,新增共有产权住房供地占比不低于供应总量的15%。强化房源建设市级统筹,结合不同区域申购需求试行跨区分配等。

普通商品住房将合理增加供给,在确保中小户型商品住房有效供应基础上,合理保障改善型居住需求,畅通“先租后买、先小后大、不断改善、合理升级”的住房消费循环,创新“三城一区”等重点区域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模式。

释疑

怎样理解未来五年北京工资将“合理增长”?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规划纲要》第十一篇第一章在“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中还提到了一项重要内容,即明确未来五年北京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意味着什么?

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析,“工资合理增长”并不是意味着工资不增长,只是要让这一增长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何为合理范围?“工资在合理范围内,意味着符合经济增长态势,与居民生活价格指数增长更匹配、更适应地增长。如果价格指数增长快于工资增长,大家的生活品质会下降,因此工资增长、价格指数增长,以及经济增长都应当相匹配,让大家的收入增长能够在合理范围内,以保障基本生活。”

为何要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据该负责人介绍,这是未来五年北京一项重要的收入分配改革,进行这项改革的一大重要原因在于,“行业收入差距比较大,增速并不一样。缩小各行各业收入增速差距,让各行各业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增长幅度,也是缩小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方向”。

如何实现

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引导?

为了健全工资的合理增长机制,《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到,要强化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指导。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所谓的宏观指导就包括本市定期发布的企业以及行业工资指导线。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指出,企业工资指导线是政府根据当年经济发展调控目标以及国家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的要求,向企业发布的年度职工工资增长建议,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基本方式。“企业工资指导线尽管本身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主要作用是为企业与职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参考依据,但同样也让企业自身合理确定工资增长水平有了参照,从而规避不合理的工资增长。”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在2019年以前,企业工资指导线由三条线组成,即预警线(上线)、基准线和下线。分别代表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最高、平均和最低幅度。

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

如何指导?

“在下发企业工资指导线的同时,也会给出相应的人工成本、各类职业(工种)的工资价位,企业可以结合经济效益、人工成本情况,参照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职业(工种)工资价位和人工成本等信息做好增资决策。同时,我们还会强调,企业要合理确定企业内部薪酬体系,消除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着力提高工资水平偏低、工资增长缓慢的普通职工,特别是生产一线及技术工人岗位人员工资水平。这也会使得工资结构更趋于合理。”相关负责人指出。

另据了解,市人社局在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的同时,还会发布行业工资指导线,企业在遵循企业工资指导线的原则下,配合使用行业工资指导线,进行当年工资增长的决策、合理确定工资水平。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