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2024上半年北京城南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完成进度“双过半”

日期:2024-08-23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城南地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区域,是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随着城南行动计划的纵深推进,北京“城”势而上、一路向“南”,揭开了区域发展的新篇章。

2024年上半年,城南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年度重点任务、重点项目两个清单为抓手,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全年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实现“双过半”,区域承接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发展成效更加显现。

一、产业发展提速,城南综合实力持续壮大

(一)重点功能区加快建设。一是南中轴地区重要文化设施持续落地。国家自然博物馆前期加快推进,博物馆群一期市政综合方案编制完成,重要文化设施正在加快落地;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万亩绿地基本实现,观景台正式开放,初现“南囿秋风”历史风貌;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引入汉捷科技、拓元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106家,其中国高新企业52家,初步构建元宇宙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效应日益突显。二是丽泽金融商务区释放发展强磁力。上半年新引进东方富兴(北京)资产、路孚特金融科技等企业68家,累计入驻金融、科技类等企业1193家,全市首家“中国银行汇率避险服务中心”落地,北京金融法院丽泽巡回审判庭正式揭牌,滨水文化公园二期、金中都城墙遗址公园对外开放,加快构建高品质商务区。三是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新国门。跨境贸易智能民生供应链运营总部项目竣工,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主体结构封顶;大兴国际机场上半年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62.9%,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38%,创开通以来历史新高,持续为地区发展注入活力。

(二)产业集群蓬勃发展。一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速集聚。大兴区北京国际核酸药物产业园等3个园区建成投用,新增注册企业179家,澜杉生物等链主企业入区发展,优质企业加速汇集;经开区神州细胞生物药品产业化基地、百普赛斯中国总部开工建设,百邑无忧等科学家领衔项目、康龙化成CDMO等产业平台项目加快实施,打造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二是航空航天产业持续做强。丰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正式开园,成功举办第二届商业航天发展大会,成立商业航天元器件等专委会和商业航天产业投资协同发展中心;经开区全力筹建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北京火箭大街”启动建设,打造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三是高端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即将推进600平方公里全覆盖,大兴机场接驳场景实现示范运行,逐步推动北京南站、首都机场接驳场景开放;小米汽车投产上市,北汽延锋产能扩建项目、宁德时代北京工厂项目一期开工建设,持续推进补链强链。四是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加速布局。经开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投运,发布全球首个纯电驱拟人奔跑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母平台,机器人产业园孵化器一期投用,区内已聚集机器人企业110家,形成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应用示范高地正加速崛起。五是氢能产业集群示范效应持续扩大。大兴区氢能示范区南区三期国家检验检测中心项目、美锦氢能总部一期项目主体结构封顶,北工大氢能研究院入驻南区,北京市首座商用液氢加氢站项目开工,房山区卫蓝固态锂电池量产基地、法液空北京氢能保供基地等开工建设;经开区道依茨、史太白等先进氢能技术项目落地,丰田燃料电池项目竣工,氢能产业生态逐步完善。

二、民生提质,城南公共服务持续优化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提升。丰台火车站交通枢纽主体结构封顶,轨道交通1号线支线实现开工;国道230项目建成即将通车;房山区灾后重建项目“一年基本恢复”全面完成,53项需汛期前完工项目全部建成,740公里水毁河道、179公里县级以上公路等全部修复。二是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均衡。持续深化与中心城区合作办学,十一学校丰台中学、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高中部建成,9月可开学投运;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二期项目竣工,年底启用后将承接4个学院整体入驻房山。三是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布局。北京核工业医院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北京口腔医院迁建工程基本完工,年内实现开诊。四是公共文化设施加快建设。中央芭蕾舞团业务用房扩建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京南艺术中心取得立项批复。五是绿色生态空间不断拓展。大兴区黄村镇永定公园正式开园,丰台区王佐镇盛兴露营公园完成升级改造后开门迎客,房山区良乡镇中心区玉棠公园对外开放,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三、联动提级,城南区域协同更加紧密

丰台区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合作,共同推动南中轴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承接海淀优质创新资源。大兴区作为“群主”引领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京津冀范围内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3000余辆。房山区签署房涿涞合作协议,形成房涿涞产业协同项目清单和产业链企业清单,推动房涿涞低空经济产业衔接;召开首届京津冀民俗旅游协同发展大会,成立京津保乡居民宿产业联盟,三地文旅协同发展持续深化。举办第六届京津冀石墨烯大会,“京津冀碳谷”揭牌,30余家企业、科研机构签约,助推京津冀前沿新材料产业优势互补、产业协同。经开区正式揭牌成立首个“科学家会客厅”,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三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80余项。

四、改革提效,城南创新发展迸发活力

(一)做强“北京服务”品牌。大兴区在全市率先推广“政采贷”,助力中小企业获得融资6000余万元;推出全市首批区级、街镇级电子证照“一码调证”应用场景,实现20类电子证照在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等领域90个事项的“免提交”;“1+N”政策兑现工作首次全面实现线上快速申报。房山区上半年对企业开展集中走访,累计解决企业诉求835项;组织开展5场“房山爱企行动”直播,累计观看量49.2万人次。经开区在实现40个生活性服务业“一业一证”全覆盖基础上,率先落地16个生产性服务业“一业一证”场景;开展大型活动、上市合法合规查询、涉外审批等54个“一件事”集成服务,为全市落地大型活动审批场景提供经验;在商业综合体、七小门店等4个场景率先开展“6+4”一体化综合监管。

(二)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丰台区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研究制定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优化调整国有资本布局。大兴区深入推进集建地改革;颁发首个宅基地不动产权证,完成农村宅改试点任务。房山区积极推进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云居寺、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体制改革,实现专业化、市场化运营。经开区加快研究产业一体化运行管理实施细则,支持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标准制定,打造与高精尖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亦庄标准”。

笃行不怠,久久为功。下一步,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市区联动深入有序实施城南行动计划,以城南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重点功能区建设为引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地区承载能力,深化区域协同合作,拓展改革创新空间,努力将城市南部地区打造成为首都发展新高地!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