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21 来源:北京市支援合作办公室
四个小时的飞行,共计六个小时的行程,不去新疆真是感受不到祖国地域的广袤。
2019年10月,我有幸与同事一起去和田支教。一周的时间匆匆忙忙,讲座、听课、评课……就在这样的循环中,时差还没倒过来,支教生活就结束了。要说最大的感受,那就是囊好硬、天好灰、路好远。回来后的一段时间,我总是在和同事们感慨那里的老师工作好辛苦,那里的孩子好质朴。
本以为这就是一段回忆了,但是今年年初的微信联系又让我的心飞到了那里。支教时加了当地一些老师的微信,是为了方便讲座后传资料用的,之后也就没再联系了,毕竟只在一所学校待一天。
“老师您好!您还记得我吗?”今年年初,一条微信出现在了我的屏幕上。说实话,真不记得了。点开头像一查所属地区,新疆,马上回复:“您是新疆的。”“您的记忆力真好。”说实话,自己都觉得我是在客套。客气之后,那位老师说:“我记得您在我们这里讲座的时候说过,您是研究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说等我们这里统编施行后,会给我们传一些资料。”“对,我说过。您那里已经进行到这方面的教学了吗?”“书已到位,就是不知道怎么做。现在只是把书发给了学生,接下来怎么做,需要您的指点。”话说到此,我还真没想到他们的动作如此迅速。当时去那里,只是去指导统编教材该如何使用,课该怎么上。
还记得听的第一节课,是在拉依喀中心小学听一位维吾尔族老师讲一篇四年级课文,讲完评课时,老师走到我面前,用特有的地方口音说:“领导好!我的课讲的不好,请您指教。”当时我都蒙了,缓和了一下说:“我不是什么领导,和您一样是教师。您的姓名太长了,对不起,我没记住,只记住了古丽,我可以称呼您古丽老师吗?”“可以。”望着我,她满脸微笑着说道。“我听您刚才上课的口音不是这样。”古丽老师马上解释:“走到您面前有些紧张。”……就这样,我听她讲述她是怎么艰苦练习国语发音的故事,建立起友谊。
在另一所小学,我见到了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天津小伙子,也是支教过去的。当了解到他已经在新疆工作了一年之后,我更关注他什么时间结束支教以及对新疆的认识。小伙子说自己打算长期在这里了,他说,自己刚被招聘就被派到新疆支教,不打算再回去了。我很纳闷,于是问道:“是大城市的工作压力大?还是在这里找到了爱情?支教时间一到,不回去的话,招聘你的学校会同意吗?”小伙子腼腆起来:“我还没有谈对象。在这里一年了,我感觉自己爱上了这里,这里可能更需要我。招聘我的学校吗?我打算支教时间一到,就辞职,然后再在这里招聘。这样既能完成支教任务,也能实现我留在这里的梦想。”“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好一个没有为什么!当时我真是在心里默默祝福他,希望他的决定不是一时冲动。其实,像他这样投入到支疆教育中的年轻人有许多。正是这群年轻人,用他们稚嫩的肩膀担负起边疆孩子们教育的重担。种种场景浮现在眼前,都源于那条来自遥远边疆的联系信息。
面对年轻人的求教,面对那里的需要,我该怎么做?简单的传送资料觉得太过敷衍。当时,正赶上北京全面开展线上教学,也就是网课,通过钉钉会议、云视讯、腾讯会议等软件完成教学任务。于是,我就用腾讯会议系统,以视频的方式与远在新疆的老师们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感受他们的成功。现在,我感觉距离再远也挡不住我们连在一起的心。
作者:北京市平谷区教育研修中心 李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