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17 来源:北京市援青微信公众号
近日,玉树州在青海省2024年度“组团式”援青工作综合考核评价中取得优异成绩,州人民医院、玉树市人民医院、囊谦县人民医院、杂多县人民医院等4家单位获得优秀等次,称多县人民医院、曲麻莱县人民医院、治多县人民医院等3家单位综合成绩显著提升获得良好等次。
近年来,玉树州紧紧抓住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政策机遇,聚焦基层医疗资源短缺、技术能力薄弱、服务范围广泛等难点痛点,多维度创新协作机制、多载体强化技术攻坚、多途径深化人才培育,推动全州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实现了机制破局、技术蝶变、人才强基、服务跃升,书写了“首善之城”医疗帮扶破冰高原健康困局的华美篇章。
一是机制建设实现“全域造血”。各地党委政府、卫生健康部门均将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部署会推进工作落实,建立健全调度会议、帮扶对接、实地督查、医疗队长述职、援助专家评估等“信息及时反馈、问题及时收集、需求及时解决、成效及时总结”的闭环落实评价机制,探索建立“1414”专家组团式对口帮扶、“以院包科”等援建模式,各受援医院分年度、分类别制定工作计划,推动“单兵式支援”向“集团式作战”转变,为技术本土化、人才本地化奠定了坚实制度基础。
二是设施跃迁填补“高原空白”。累计投入卫生健康项目资金2.85亿元、实施各类项目39项,深入推进各综合医院建设完成21个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成立“院士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实现援青门诊全覆盖,特别是协助组建玉树州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填补了我省青南地区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空白。
三是智慧帮扶培育“雪域铁军”。累计引进北京“组团式”帮扶、青南支医专家117名,采取“一对一”“一对多”“手把手”等师徒结对方式,开展“传帮带”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0人次,培养医疗骨干人才133名,指导本地骨干医师独立开展各类复杂手术,培养本土骨干团队,真正实现技术“带不走”、人才“留得下”。
四是精准滴灌惠及“服务末梢”。州人民医院先后成立了感染性疾病科、骨关节诊疗中心、包虫病诊疗基地、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等14个新学科,开设了6个新病区。各受扶医院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77项,救治急危重症9000余人次,受扶医院年度门诊诊疗量和住院量达47.2万人次(较同期增长10.85%),手术量5430台(较同期增长16.65%),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平均达到93.8%以上,州域内转诊率较同期大幅度下降,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提升至38.71%,公立医院“公益属性”不断凸显。在2024年国家医疗服务能力评估中,5家县级医院达到基本标准,同期提升16.67个百分点,医疗服务范围延伸充分、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五是组织温度推动“山海共情”。坚持把关心关爱帮扶人才、丰富本地共情暖心措施作为链接两地干部、体现组织温度的重要举措,制定出台《玉树州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若干措施》,积极协调解决帮扶团队交通、用餐等问题,严格落实帮扶人才落实探亲、休假等待遇,在玉树州人民医院专门开辟援青干部人才医疗保障“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免费服务。同时,优先将帮扶人才纳入各类荣誉表彰评选范围,1人当选全国卫健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获得月度“中国好医生〞、4人入选“昆仑英才”、3名专家被评选为“玉树好人”,1个团队、6名院长和4名医生获得青海省首届“组团式”帮扶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