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改革专栏 > 支援合作 > 支援合作地区 > 援青 > 相关工作
【组团式帮扶】促进交流和友谊,为高原卫生事业添砖加瓦

日期:2025-03-27 来源:北京市援青微信公众号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北京市第五批第三期称多县医疗团队来到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已经有8个月,对高原的环境和当地的医疗情况有了一定的适应和了解。来自北京市石景山医院中医科的韦薇大夫来到称多县人民医院中藏医康复科参加工作,她积极配合科室工作,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融入集体,尽己所能地为科室的建设发展和日常工作出力,帮助科室撰写各种材料,申报成功青海省省县共建县级临床特色专科、参与制作科室文化宣传展板内容等。2024年12月,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称多县人民医院中藏医康复科的面积从原有的约300m2一下子扩展到约1500m2,诊疗环境改善,住院患者数也随之翻番。韦薇大夫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科里开展了特殊手法针刺等治疗,除了自己进行操作,也对科内、院内医护人员进行对应的宣传和培训,言传身教地让他们了解和学习新技术,让中藏医康复科的治疗项目得到丰富和拓展。

与此同时,韦薇大夫也虚心地向科室的尼响主任和同事们请教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她认真学习了藏药应用、藏医小儿耳脉诊法等藏医特色知识,并将它们与自己的中医专业技能融会贯通,中藏医结合,更好地诊治高原的患者。

韦薇大夫根据医院和科室的情况,制定了院内培训及师带徒教学计划,通过院内讲课、病例讨论、经验交流等方式,将自己的经验知识悉心传授给院内的医护人员,包含疾病诊治、饮食调摄、运动锻炼、新技术新项目等内容。韦薇大夫还积极参加医院的下乡义诊活动,并给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讲课如何用针灸治疗各种常见疾病,以丰富医护人员的的知识面,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从而“为雪域高原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玉树州属于高原高寒地区,10月到来年5月气温低,经常结霜下雪,天寒地冻。韦薇大夫在临床上关注到,很多患者的发病以及症状转重与受风、受寒有明显关系,如面瘫、各种骨关节肌肉的慢性疼痛等,而中医针灸技术对于这类疾病具有改善症状、缩减病程的良好效果。

一位三十多岁的青年于2年前受风寒后出现面瘫,至今仍有单侧眼睑闭合不全、眼涩痛、鼻部感觉异常等不适,让他颇受困扰。韦薇大夫用针灸为其治疗,令此顽疾得到了很大改善。

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女性罹患骨关节炎,劳累受寒后加重,膝、踝关节疼痛肿胀,需要在他人陪护下拄拐才能行走。韦薇大夫给她采用针灸等一系列治疗,并对她进行健康教育,嘱咐其尽量避免爬高楼、受寒以及久站久行久蹲,提重物避免用力过猛,控制体重,注意鞋子的选择尤其避免高跟、鞋底过硬或过软等。患者表示这些注意事项她和家人之前一无所知,非常感谢韦薇大夫的殷殷叮嘱。经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可正常行动。

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因关节炎、带状疱疹后遗症,1年来经受下肢疼痛的困扰,行动得靠轮椅,连藏袍的裙摆掠过下肢皮肤都会引起疼痛加重,夜里都睡不好觉。经过韦薇大夫的针灸等一系列治疗后老人的病痛明显减轻,基本可以自行活动,也不会再因为突发疼痛从睡梦中惊醒。

聚沙成塔,积流成河。一天又一天的临床工作,一个又一个的治疗案例,让韦薇大夫得出这样的感悟:“援青工作并不是我们去单方面的付出和帮助,其实这里的经历也在帮助和成就着我们自己,让我们的视野得以开拓,经验得以丰富,技术得以积累和提升。”她也将自己的治疗经验与医院、科室的同事们分享,希望当地的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更丰富、准确、有效的医疗服务。

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北京到青海玉树是两千多公里的距离,高原阻隔不了交流,长途消磨不了诚意,韦薇大夫践行“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拍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援青精神,努力促进交流和情谊,为京玉情谊尽自己的心和力,为高原卫生事业添砖加瓦。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