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改革专栏 > 支援合作 > 支援合作地区 > 援疆 > 相关工作
京疆经济合作企业风采系列报道(五)| 金房能源集团以绿色科技谱写援疆新篇章

日期:2025-08-03 来源:北京市援疆微信公众号

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产业援疆、科技援疆、民生援疆,推动对口支援从“输血”向“造血”转型,为新疆高质量发展与长治久安注入强劲动力。

针对新疆工业蒸汽成本高、集中供暖长期缺位的发展瓶颈,金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积极落实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以“双向奔赴、双向赋能、双向发展”为导向,聚焦新型工业化推进,以绿色科技践行援疆精神,在园区增效与民生供暖的实践中交出亮眼答卷。 

图片

破题:“工业蒸汽”摆脱产业升级困境

走进和田昆冈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有色金属产业园曾饱受能源难题困扰,单吨工业蒸汽成本高达240元,成为制约企业增效与招商引商的“拦路虎”。破解这一瓶颈,既是企业增效的关键,更是区域产业“造血”的突破口。

作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资质的上市企业,金房能源以33年行业积淀与165项专利技术为支撑,采用“集中供能替代分散设备”模式建设。项目建成后每小时蒸汽供应能力达200吨,直接降低企业用汽成本。按现有用量估算,年均节省能源成本超千万。更重要的是,项目为当地创造百余个就业岗位,完善园区基础设施“补链强链”,让曾经的“能源短板”变身“招商优势”。

暖心:戈壁小城迎来“供暖革命”

产业援疆的落脚点,始终是民生改善。就在昆冈园区项目推进之际,金房能源再中标和田县城区集中供热项目,让这片戈壁热土即将告别“无集中供暖”的历史。项目规划新建16座换热站及54公里管网,由企业建设并运营25年后移交政府,既保障长期运维,又减轻地方财政压力。

作为“民心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形成辐射全域的供暖网,覆盖县域内三所大学、十余家公建项目及千家万户,彻底打破分散供暖的低效格局。依托金房能源在全国5000万㎡能源管理中沉淀的“智慧供热平台”,可实时监控设备状态、调节室温并实现安全预警,让边疆群众享受与内地同质的供暖服务。正如项目设计初衷,不仅要建一张供暖网,更要织就一张凝聚民心的“温暖网”。

图片

转型:棉花秸秆变“绿色动能”

在乌鲁木齐供热项目成功运营基础上,金房能源正探索更深层次的产业结合。行走在和田棉田,企业技术团队将目光投向遍地棉花秸秆。金房能源计划利用新疆丰富的棉花秸秆、果木等生物质资源生产工业蒸汽,既解决企业用能问题,又增加农民收入,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

这一构想源于企业的成熟实践,在湖南长沙浏阳园区,金房能源以生物质锅炉替代天然气,年节约能源成本800万-1000万元,每年减碳4000吨,相当于减少了1400辆家用汽车的年碳排放量。依托165项专利技术及“多能耦合智慧能源系统”,其综合节能率达15%~30%,西安污水源热泵、天津地热能源站等标杆项目年减碳成果已等效种植11.1万棵树。“我们要把最先进的技术带到新疆,”金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建勋表示,绿色技术将为和田构建智慧能源体系提供强劲支撑。 

图片

金房能源的援疆实践,是京疆产业深度协作的生动典范。从工业蒸汽降本到集中供暖惠民,从技术落地生根到带动就业增收,企业始终秉持“用心温暖世界”的使命,实现了首都优势资源与边疆发展需求的深度融合。

为深化北京、新疆两地产业和经贸合作,将北京科技、人才、金融、文化领域优势与新疆资源、区位、应用场景优势相结合,实现“双向奔赴、双向赋能、双向发展”,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将于8月12日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业援疆集中推介活动。期间,推介会“北京-新疆经济合作洽谈活动”将通过集中展示北京优势科技成果、京疆产业合作成效及新疆产业集群优势,搭建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合作平台,达成一批京疆企业产业合作项目,助力京疆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为京疆协作的标杆企业,金房能源将借此平台,进一步深化与新疆的技术、产业绑定,以绿色科技持续为新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北京动能”。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12021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