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31 来源:北京市援疆微信公众号
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产业协作与民生融合,强化内生动力培育,推动对口援疆从“输血”向“造血”跃升,为建设美丽新疆注入持久动能。
北京援疆指挥部深入贯彻会议精神,聚焦新疆水利现代化,紧扣民生需求,推动京疆水利装备优势与建设需求对接,集聚两地科技、产业与资源、场景优势,以水利装备智造为平台,加快大型输水管道本地化生产应用,提升水资源保障与生态民生服务能力。
作为援疆工作的重要力量,北京韩建河山管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韩建河山”)在北京援疆指挥部的有力领导和支持下,积极投身新疆水利装备制造与水利工程建设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水利智造扎根边疆,筑牢水资源保障网
依托北京市援疆指挥部的精准牵线,韩建河山在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布局两条年产60公里的大型PCCP(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智能生产线。这一举措有效助力新疆大型输水管道制造业,既是对会议“强化民生导向”要求的积极响应,更成为支撑新疆生态治理与民生饮水工程的“硬核力量”。
作为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新疆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的重要参建方,韩建河山生产的PCCP管道以高强度、耐腐蚀、使用寿命超50年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生态输水、城乡安全饮水、农田节水灌溉等领域。从荒漠绿洲的生态补水到千家万户的自来水供应,这些管道持续提升水资源输送效率与安全性,既落实了会议“生态良好”的建设目标,也为各族群众的生活用水需求提供了坚实保障,让“清澈水源润泽新疆大地”从愿景变为现实。
产业赋能“就地成长”,激活区域发展动能
韩建河山在疆发展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条生产线的落地。其以产业为引擎培育“带不走”的本地力量,正是对会议“强化内生动力培育”要求的生动实践。韩建河山不断拉动当地就业岗位,通过系统化岗前培训与在岗技能提升,打造出一支技术过硬、扎根本地的现代化管道制造产业工人队伍,有效缓解了区域就业压力,让“富民兴疆”在技能培育中落地生根。
与此同时,韩建河山深度融入新疆水利现代化体系建设,通过水利装备制造、水资源工程建设、水务信息化系统集成等多维度协同,探索“央地联合、产能共享”的产业共建路径。管道装备本地量产直接带动原材料供应、机械维修、施工服务等配套产业链形成规模化协同,推动产业援疆从“单点支援”向“全链赋能”升级,真正将会议提出的“从‘输血’向‘造血’跃升”转化为发展实效,成为新疆经济结构优化的助推器。
数据见证实效,本地配套效能显著提升
如今,韩建河山在疆年产管道可满足多个中大型水利工程需求,产品辐射南北疆10余个重点地州。值得关注的是,本地化生产大幅降低了工程成本,每公里PCCP生产可节约运输成本近百万元,按单线60公里年产量测算,显著提升了新疆水利工程的本地配套能力与响应效率,这正是践行会议“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
自2025年3月试生产、4月批量生产以来,韩建河山准东分公司以智能排产、精益管控与资源动态调配超额实现建设单位的产能兑现。这一高效运营态势,不仅印证了“韩建河山速度”的产业实力,更成为“北京智造”赋能边疆发展、落实会议“深化产业协作”精神的生动注脚。
为深化北京、新疆两地产业和经贸合作,将北京科技、人才、金融、文化领域优势与新疆资源、区位、应用场景优势相结合,实现“双向奔赴、双向赋能、双向发展”,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将于8月12日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业援疆集中推介活动。
期间,韩建河山将亮相推介会的北京-新疆经济合作洽谈板块,集中展示其在水利建设、民生保障与生态保护领域的实践成果,彰显“产业援疆”的扎实成效与制度创新活力。借助这一平台,韩建河山将深化与新疆的产业协同,打造辐射西北、面向中亚的水利装备智造高地,让“北京智造”在昆仑脚下结出更多硕果,以实际行动落实会议“推动对口援疆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部署,并为更多企业参与新疆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范例,助力美丽新疆建设迈出更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