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改革专栏 > 支援合作 > 支援合作地区 > 援疆 > 相关工作
和田县打造自治区级防沙治沙站 北京援疆助力构建生态治沙新样板

日期:2025-05-15 来源:北京市援疆微信公众号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和田县正书写着从沙患威胁到沙地利用的壮丽篇章。当前,在北京援疆的大力支持下,和田县百和镇北部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防沙治沙站。该项目占地1714亩,主要以改造沙漠现状、改良土壤及构建防风经济林为手段,推广示范沙漠治理和生态治理模式,助力和田县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

建设和田县防沙治沙站是为持续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一次具体行动。项目建成后,将发挥培养引进防沙治沙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作用,为科学系统防沙治沙提供智力支撑,承担适生植物品种选育、治理模式研究等重要职责,这里不仅是生态治理的前沿阵地,更是探索荒漠化治理“生态经济双赢”新路径的生动实践。

5月14日,记者来到项目建设现场采访,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488亩防风林由胡杨、白榆、杨树、沙枣等21种耐旱乔木组成,形成了立体防护体系,如同坚实的绿色屏障,顽强抵御着风沙的侵袭。铺设的20亩草方格沙障,有效降低了风速,截留了水分。30亩新能源光伏发电站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储能供电,形成了“光伏+生态”的双重防沙治理模式,300亩光伏板下,经济作物茁壮成长,展现出生态与经济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1633亩种植区内,76类固沙植物深深扎根,“多品类种植、多模式灌溉”系统涵盖果园、灌木、草本植物及经济作物。试种的24种经济林、16种中药材与13种套种作物,以及探索出的“10亩一品”间作套种模式,进一步巩固了防沙治沙的成果。

截至目前,试验站种植区已完成1633.11亩的种植工作,涉及76个品种,其中乔木完成1190.64亩(34个品种),灌木完成300.17亩(26个品种),中草药完成142.3亩(16个品种)。此外,多品种的育苗基地也已建成,为后续的全面推广创造了良好条件。

和田县防沙治沙站建设得到了北京援疆在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支持。建设过程中,北京援疆积极帮助引入专业技术人才,深入开展防沙治沙适生植物品种的选育,大力推动荒漠化治理、土壤改良工作的深入研究,畅通林业育苗推广管理渠道,积极探索多种植物配置的防风固沙治理模式。北京援疆对和田县防沙治沙站建设的支持,不仅为打造全疆生态荒漠化治理的示范点、全区重点防沙治沙试验示范区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和田筑牢沙漠边缘生态安全屏障增添了一份力量,为提升当地群众收入水平,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今,获得北京援疆助力的和田县防沙治沙站项目建设正向着“风沙变风景、黄沙变黄金”的目标大步迈进,其探索出的“科技支撑+产业融合”治沙模式,有望成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治理可复制、可推广的“和田方案”。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