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改革专栏 > 支援合作 > 支援合作地区 > 京蒙协作 > 相关工作
北京市创新健康帮扶方式 倾情支持协作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日期:2023-06-27 来源:国家乡村振兴局

  2022年,北京市精准对接医疗帮扶工作,持续助力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事业发展,深入开展“双首”健康行动,拓展医疗领域“组团式”帮扶,助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科技创新赋能医疗服务,为保障内蒙古自治区脱贫群众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一是深化“双首”健康行动。依托北京医疗资源,以“首都”带“首府”,以全面实现场景化、数字化、岗位化为根本,以挂职常态化、“三同”常态化、医教研常态化为路径,以标志性成果、标杆性人物、标准性行动为目标,实施五大类32个合作项目,全方位提升呼和浩特市中医药服务能力。

  二是深化拓展医疗领域“组团式”帮扶。在向重点县选派医疗类专业技术人才169人的基础上,优选高层次医院专业化管理人员到内蒙古各医疗机构担任院长。2022年,北京市先后从14家医院选派了54名医生(院长)到内蒙古10个重点帮扶县的7家医院任职,帮助受帮扶医院完善医疗管理制度552项。

  三是助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以内蒙古需求为导向,通过专家门诊、教学查房、学术讲座、业务培训、疑难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提高临床基本功,将学科新知识带到当地医院,更新当地医务人员理念和诊疗技术,规范诊疗服务。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开展线上系列课堂,精选强将、精挑选题、精打品牌,讲授两届21期课程,学员累计5000余人次。

  四是科技创新赋能医疗服务。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积极探索互联网平台跨区域医疗新模式,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共享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全民大病专家会诊培训”平台,持续为全国160个重点帮扶县的1868万名脱贫群众提供“远程专家会诊”“远程专家培训”免费服务。

  2022年,北京市持续助力内蒙古巩固健康帮扶成果,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组织开展医疗培训298场,覆盖内蒙古7505名医务人员,输出医疗卫生技术414项,帮助建立临床重点科室59个,开展诊疗服务7.32万人次,提供远程医疗服务8387人次。北京市帮助内蒙古自治区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如海淀区医院帮助科右中旗人民医院实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诊治,顺义区医院帮助巴林左旗医院实现尺动脉血管吻合术、血透通路术诊治。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