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改革专栏 > 支援合作 > 支援合作地区 > 京蒙协作 > 相关工作
京蒙帮扶有新招,房山人社搭建技能培训“云平台”

日期:2021-12-31 来源:北京市支援合作办公室

  “本以为疫情反弹,技能培训班办不成了,没成想,线下改成了线上,上课一点没耽误,课程还能反复学,真方便”,受疫情影响,暂停的京蒙帮扶创业技能培训班“线下停训,线上开学”,来自内蒙古察右中旗的脱贫户兴奋的告诉工作人员。

图片1.png

  今年以来,房山区携手内蒙古察右中旗和突泉县两地就业部门,紧紧围绕“扶技为要、扶业为基、扶志为本”拉手帮扶工作理念,创新开展“互联网+”京蒙帮扶技能提升行动,遴选房山区定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建立健全“京蒙互商共举、政校协同共创”联络机制,着力打造“房山区京蒙帮扶职业技能提升平台”,努力实现受援地区脱贫人口“一技傍身、稳定就业、致富奔康”。2021年累计培训受援地脱贫人口241人,其中察右中旗67人、突泉县174人。

图片2.png

“调研数据会说话”,按需设陪

  “线上培训没问题!现在老乡几乎都用上了智能手机,而且大家学习热情很高涨,特别是村里种植养殖大户,线上学既不耽误农忙,还能掌握技能,一举两得”,内蒙古突泉县水泉镇政府工作人员说。一直以来,学什么、怎么学、啥成效始终是京蒙帮扶技能提升要着力解决的几大难点,综合考虑疫情防控影响,房山人社局有关领导多次带队深入调研受援地脱贫户技能水平及就业状况,并专题开展技能培训需求调查,累计向受援地区15个街乡发放226份调查问卷。“没想到有95.9%的脱贫户对线上培训特别感兴趣,最受欢迎的培训项目是创业技能培训,比例达到41%。”房山人社局的工作人员说。根据前期培训需求数据分析,最终确定开展创业技能、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烹饪、汽修、母婴护理等六大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前期问卷调查+后期电话回访的方式按需设培,切实提高脱贫人口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图片3.png

“原创课程精制作”,注重质效

  “每个脱贫户实际情况不太一样,培训需求也不一样,不仅要因人施教,更要把握好课程质量”房山人社局的工作人员说。为了树立好京蒙帮扶技能培训平台的强品牌,保障受援地学员学有所成、以训兴业,本次培训课程均依据培训调研数据及需求专门开发制作,部分课程还通过了北京人社有关部门专家团队的认证评审,确保课程质量和平台可靠性,并按照“10学员一师一督导”的小班教学模式开展线上培训工作,选拔房山区优秀金牌讲师定期在学员交流群中为学员答疑解惑,建立教学督导员制度,由两地负责培训工作人员负责,分别按照训前、训中、训后三个时点,全面考核培训满意度、培训考核等工作,确保培训取得实效。此外,房山京蒙帮扶技能培训平台支持手机端在线学习,灵活方便,安全稳定。服务方面,通过小班教学、在线答疑、就业链接等方式提供定制化技能培训服务。

图片4.png

“两地三级强联动”,破壁贯通

  横跨两地链接,线上平台培训,往往存在学员无法坚持自主学习、学习兴趣下降而弃学的培训困境,为此,京蒙两地人社部门打造“双核驱动”,形成人社部门、培训机构、受援地街乡三级联动督导服务模式,两地人社部门推新“大就业”一体化服务,将技能提升+岗位招聘+职业规划等“一条龙”贯穿始终,系统建立覆盖受援地各街乡地区的脱贫人口就业及培训信息台账,并深度链接房山区“万企帮万村”、京蒙两地街乡结对共建等帮扶机制,一内一外、一横一纵立体贯通京蒙帮扶联系网络,依托房山区定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专题建设京蒙帮扶线上培训平台,受援地街乡积极引导脱贫人口参加培训,按照前期需求调查,中期精准培训,后期跟踪服务,确保京蒙帮扶技能提升取得实效,促进受援地脱贫人口以技能提升带动增收,因培训促进就业创业。

  自“房山区京蒙帮扶职业技能提升平台”上线开课以来,获得了受援地区有关部门及当地脱贫户的广泛好评,下一步,经依托“平台线上培训”势能优势,持续与受援地开展帮扶对接工作,了解群众技能培训需求,不断提高培训服务质量。同时,深入推动房山区京蒙帮扶品牌化发展,以“技能房山京蒙情”为主题,形成京蒙技能帮扶协调长效机制,做好培训+就业+服务的全周期就业服务。实现京蒙帮扶一家亲、两地协作共繁荣。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