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改革专栏 > 支援合作 > 支援合作地区 > 京冀帮扶 > 相关工作
京保“五项工程” 教育帮扶断穷根——北京创新帮扶保定实施精准教育扶贫

日期:2020-02-03 来源:市扶贫支援办三处

保定市精准对接北京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构建了“1125”京保教育扶贫新模式:即围绕一个目标(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育人才队伍),完善一个机制(市级统筹、县区对接、人才互派的长效机制),突出两个重点(提高贫困乡村师资专业素养和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实施五项教育扶贫工程,补齐贫困县“教育短板”,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级媒体多次给予报道。

图片1.png

一是实施“名校长工作室”工程。北京先后在保定成立了“吴甡校长工作室”“李梅初中校长工作室”等七个工作室。三年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14.5万元,组织33次活动、培训4600余人次干部教师,有效地提升了受援地校长个人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

二是实施“乡村教师专业素养培训”工程。首师大、北京林大、北京教育学院、北京教育音像出版社和对口支援地区的教育机构等单位合作,共组织了19期培训活动,8个贫困县参与培训交流的教师达5758人。北京各区131名教师开展教学帮扶以及对3291名贫困中小学生以精准帮扶、结对帮扶等形式进行资助。

三是实施“职教协作拔穷根”工程。依托阜平县职教中心,成立了“保定贫困地区职教协作区”。组织北汽、一汽、上汽等国内8家知名汽车企业成立了“阜平梦翔汽车培训基地”。截至目前,阜平梦翔汽车培训基地面向协作区贫困县安置就业(实习)556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3058人,年均收入达4万至6万元,带动贫困家庭走上了小康路;并涌现了一批创业明星,其中返乡创业的有298人。

四是实施“北京老校长送教下乡”工程。8位北京退休校长、教师分别帮扶阜平5所学校。2019年10月,第二批“老校长下乡”活动启动。与“老校长下乡”工程相配合,北师大、北京林大等一批北京高校累计选派高校优秀大学生近300余人赴贫困县中小学、职教等学校支教。2019年11月起,又招募北京50名优秀本科学生、研究生,到保定市阜平县、曲阳县、涞水县等三个贫困县、15所乡村中小学进行支教。

五是实施“职教学生赴京访学”工程。以“技能+实训”形式组织贫困县的职校贫困家庭学生到北京访学。在2018年组织80名阜平县职教中心电子商务专业的贫困家庭学生赴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培训的基础上,2019年又组织易县职教中心、涞水县职教中心和曲阳县职教中心共50名学前教育专业建档立卡学生赴北京求实职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有效地提升了贫困地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水平,拓宽了学生视野,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助力贫困家庭从根本上脱贫。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