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改革专栏 > 中国品牌日2023 > 图片展示
北京品牌建设工作

日期:2023-05-10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强调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开始,每年的5月10日为“中国品牌日”,拉开了中国自主品牌蓬勃发展的序幕。2023年,为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品牌发展共识,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品牌新力量,品质新生活”为主题的第七个“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开幕。

北京市积极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指示精神,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全方位推动品牌建设和发展。以“京益求精”为主题的北京展区,围绕“五子”联动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5个维度,打造“科技创新、传承开放、数字赋能、产业融合、区域协同”5大板块,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举办,线上线下共50家代表企业集中亮相,其中线下活动地点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以展示北京品牌在突破科技创新技术、数字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等方面的成效,充分体现北京展馆主题和北京品牌特色。

微信图片_20230512155800_副本.jpg

2023年品牌日 “京益求精”北京展馆

随着首都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打造了一批世界一流品牌,未来北京依然把创新驱动作为重要引擎,彰显北京建设现代化大国首都的新气象。

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企业创新强力推动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高精尖产业领域,借助首都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加快涌现。2022年,北京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6%以上,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居全国第一;全市新设科技型企业突破10万家,同比增长12.2%。企业创新有力推动了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形成了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产业集群。

以传承开放打造首都特色。北京市以首善标准打造高水平开放新高地,积极建设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在扩大内需、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上持续用力。首都以开放发展赋能老字号创新发展,培育了一批中华老字号和特色传统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了首都文化软实力。2022年,北京共有812家品牌首店落地(中国品牌714家,较去年相比提升了3个百分点;国际品牌98家),数量上稳居国内首店经济第一梯队。

以数字赋能开启美好生活。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创新数字公共服务新模式,赋能生活服务、交通服务、医疗服务。2022年全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733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1.6%。未来,本市将进一步构建良好数字生态环境,用数字赋能生活,持续打造智慧、共享、高效的城市惠民服务体系。

以产业融合激发创新活力。北京市不断深化不同领域、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实现链条延伸、技术渗透,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达到“1+1>2”的效果。2022年,北京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5万亿元,占全市地区GDP的比重保持在8成以上,同比增长3.4%,拉动全市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

以区域协同提升发展效能。京津冀三地通过疏解和承接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优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产业对接协作“串起来”、协同创新步伐“快起来”,实现由“转移承接”向“产业链合作”转变。2022年,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9500余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100亿元。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