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15 来源:石景山区
一、改革背景
面对预付式消费纠纷多、维权难等问题,石景山区以搭建智能化协同监管平台为抓手,建立集电子营业执照验证备案、在线电子合同缔约、消费全程可信存证、预付资金银行监管、大数据风险预警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可信消费”工作模式,创新预付式消费监管服务,鼓励企业诚信经营,减少群众后顾之忧,推动治理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二、亮点举措
(一)强化科技支撑,建立预付式消费智能化监管新模式。研发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和服务平台,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对接,验证经营企业发卡资格,源头防范企业无资质、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推行电子合同示范文本,与发卡企业建立信息对接和备案机制。运用区块链可信存证产品——“至信链”,为平台提供消费全流程可信存证。
(二)强化金融保障,建立预付资金风险预警新体系。对预付式消费企业采取专用存款账户管理,根据行业风险等级冻结管理预付费余额的20%至40%。推出“预付式消费合同履约保证保险”,通过“一卡一保单”的形式为消费者预付费投保,对冲行业风险。围绕预付资金使用构建风控模型,及时感知企业发卡、资金异动等异常。
(三)强化诚信建设,建立预付消费共建共治新生态。开通涵盖部门、街道、企业的微信服务群和“400”咨询服务热线,建立诚信企业挂牌和奖励机制,为入驻诚信企业授牌,给予贷款扶持。强化“可信消费”体系建设,完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信用联合奖惩等机制,对恶意“卷款跑路”企业及其高管人员实施市场禁入,限制继续经营。
(四)强化法治思维,建立预付式消费纠纷化解新路径。建立信访和“接诉即办”联动机制,消费者在监管平台反映的诉求全部纳入“接诉即办”工作体系。打通石景山区“石时解纷”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平台,调动行政、司法、社会等各类调解力量提供专业解纷服务。把预付费领域矛盾纠纷化解纳入法治化轨道,明确纠纷争议、消费维权、权利义务、平台管理责任、行政部门执法、犯罪线索移送等事项。
三、主要成效
截至2024年10月,全区近80%以上的预付式消费经营商户已入驻平台,记录发卡交易181万张,资金交易12.8亿元,存管资金保持在1300至2000余万元。通过平台实现成功退款交易订单数量600余笔,为消费者挽回损失260余万元,有效促进预付式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预付式消费监管“石景山模式”已在江苏、山东、四川、北京等6省(市)24个地市推广落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长安》杂志、《法治日报》等300余家中央及地方各类媒体宣传累计报道5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