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18 来源: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一、改革背景
为切实解决企业在开具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深化信用报告应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相关部门,于2023年9月1起开展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信息查询工作,用“一份报告”替代“一摞证明”,切实提升政府工作服务效能,提高企业办理各类业务的便捷度,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好发挥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全市营商环境中的积极作用。
二、亮点举措
(一)逐步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全面满足各类使用需求。自2023年9月1日起,专用信用报告主要应用于企业上市、融资等金融活动,首批在市场监管、公积金、社会保障等20个重点领域率先展开应用。一年后,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专用信用在替代领域、主体范围、适用领域方面实现全面拓展。替代领域增加了民政、司法行政、财政等领域,实现42个重点领域全覆盖。应用主体范围涵盖了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事业单位等各类主体,同时,还支持特殊群体查询,注销执照、被吊销执照、破产清算的主体,可在政务服务大厅线下提交相关材料申领报告。适用领域除企业申请上市、再融资、银行贷款等金融、商务经营活动外,各部门也可根据工作需要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优惠政策申请、资金支持、评优评先、资格审查等方面,使用经营主体提供的专用信用报告替代证明材料。
(二)开通“三端两码”自助便捷服务。“三端”指的是“信用中国(北京)”网、“京通”小程序和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3个途径。线上,经营主体可通过“信用中国(北京)”网、“京通”小程序和北京市政务服务网3个途径查询下载专用信用报告。线下,经营主体可以通过市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一体机查询、打印专用信用报告。“两码”指的是“核验码”和“授权码”功能,企业通过向第三方提供核验码或授权码,第三方单位可扫码核验报告真伪或获取该企业的专用信用报告,实现“一码通行”,方便授权使用,也避免出现伪造、变造报告等情况。
(三)惠企主动服务“靠前一步”。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多部门,按照“政府主动推送告知消息,企业自主便捷领取报告”模式,向2.1万家相关企业主动推送专用信用报告领取信息,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在金融、商务经营、行政管理等场景按需应用,实现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无缝对接。
(四)建立信息异议处理机制。经营主体认为专用信用报告中所载的违法违规信息存在错误的,可以提出异议申诉,各相关部门对异议和诉求及时处理,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三、主要成效
专用信用报告的推广使用,通过“数据多跑路、企业不跑路”,实现“一份报告”替代“一摞证明”,有效推动了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自专用信用报告查询下载功能上线以来,已有5466家企业下载13133份专用信用报告,为企业进行有无违法违规信息查询提供了方便、高效、规范的服务,切实提升了全社会对信用建设的感知度和信用价值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