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16 来源:北京市税务局、昌平区
一、改革背景
北京市经济业态丰富、资本市场交易活跃、个人股权转让体量占全国10%,如何服务好、管理好个人股权转让一直是北京市税务局探索的一项重大课题。个人股权转让,简而言之,就是个人将持有的股权转让给他人的行为,一直以来面临着3个主要困难:一是受税收知识有限的影响,纳税人发生股权转让时,不清楚要进行纳税申报;二是受业务复杂性限制,纳税申报无法网上办理;三是由于税务、市场两部门业务差异,需要“跑两个大门,办一个事项”。
民有所呼,税有所应。北京市税务局和市市场监管局聚力数据赋能,积极打造全市应用量最大的集成办事场景,在全国率先实现个人股权转让“一件事”、两部门和三环节全程网办,帮助纳税人“主动办、方便办、高效办”。
二、亮点举措及主要成效
(一)坚持向新而行率先实现“全程网办”
一是创新源泉管控方法,无感式查验实现“主动办”。为落实个人所得税法个人股权转让“先税后证”的规定,税务和市场两部门密切配合,在全国率先实行精准、线上、实时查验的源泉管控。在申报环节,赋予被转让股权纳税申报编码作为“数字身份”,确保查验精准,保证安全。在查验环节,登记人只需线上填写申报编码,市场部门即可自动调取纳税申报信息验证,为登记人和市场部门双减负。在登记环节,变更信息录入和归集同步运行,一键提交实时反馈结果,“7×24小时”无延时提升办事体验。2022年8月“先税后证”实施首年,全市办理纳税申报量同比增长1.1倍;征收税款同比增长37.9%。
二是创新纳税服务路径,全流程线上实现“方便办”。积极争取首批试点,在全国率先实行申报、辅导全流程网办的精细服务。在拓展路径上,2023年下半年,推动并参与网上申报系统功能开发,线上线下多渠道投放宣传产品,仅用2个月即实现全市推广。在融合服务上,整合税讯送达、即时受理多维服务,形成在线导办、问办协同和“云税呼”一体诉求响应服务机制,变接诉即办为未诉先办。2024年上半年,网上申报率达88.2%,业务办理实现由平均上门3.7次到零跑路、办结时长由5.7天压缩至1.6天的高效转变。
三是强化互联共通模式,多渠道登记实现“高效办”。为持续提升业务办理体验,联合市市场监管局持续优化线上登记服务平台,全面做好市场部门“e窗通”平台与税务部门股权系统衔接,源泉管控效果保持不变。在此基础上,将“e窗通”平台与政务服务部门的“统一申办受理”平台融合对接,一个端口登录高效便捷。从“123”的层层叠加到“321”的步步简化,个人股权转让全程网办每年为近50万纳税人、登记人提供便捷服务,助力企业资金、技术良性循环。相关工作多次得到税务总局和北京市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被税务总局评选为首批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创新措施在全国推广,被市政务和数据局纳入北京市第二批“一件事”集成办事场景建设清单,荣获北京市第九届“我为改革献一策”活动优秀政策提案奖,被《中国税务报》等新闻媒体宣介。
(二)主动暖心服务高效运行“一窗联办”
针对疑难事项、老年群体等,北京市税务局以昌平区为试点,探索建设全市首个税务、市场监管局两部门“一窗联办”窗口,提供咨询、审核、受理一体化闭环服务,实现从“一次办成”到“一次办好”的服务升级。
一是同事同标。对齐两部门办理流程、材料审核和受理标准,对重复需要的材料,明确审核通过标准(股东会决议),避免多次填报、多次审核。标准统一后,整体审批材料时间压减20%。
二是联办快办。团队成员采用“三专工作法”即专有渠道、专项服务、专人帮办,通过材料预审、绿色通道、告知承诺、容缺办理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股权转让“一件事”集成服务,并全流程贴心“陪伴”企业,实时跟进办理进度,及时有效解决企业办理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实现即来即办,即办即领。“联办快办”窗口自开设以来,累计服务各类疑难问题企业80余户,“历史转让价格与实际不符”等9类复杂情况得到“无跑动”化解,实现纳税人“进一门、到一窗、跑一次”即可完成业务办理。
三是直通智联。在材料审核上,依托征纳互动平台提供可视化的音视频指导,帮助一次通过。在环节衔接上,对明确要求衔接办理变更登记的,申报编码按日传递至工商部门,同步完成变更。在诉求跟踪上,利用诉求数据分析模型检测业务点位变化,助力校准服务发力方向、源头消解产生诉求的土壤,靶向施策初见成效。机制运行以来,个人股权转让业务线下办理时长从2天压缩为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