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改革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2024年北京市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案例汇编 > 十佳服务案例
五大维度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 打通外籍来京人员生活与办事堵点

日期:2025-04-16 来源:朝阳区

一、改革背景

朝阳区作为国际交往重要窗口和国际消费主承载区,持续推动构建开放便捷的国际化环境。为解决外国人在京生活与办事的堵点问题,2024年1月,朝阳区建立“1+5+N”工作机制,从消费便利、行业服务、签证居留、政务平台、社会环境五大维度,以小切口探索结构化突破,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方面形成一批代表国际化发展水平的特色亮点工作和先行先试政策措施,打通外国人在京生活与办事堵点,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

二、亮点举措

(一)打通支付堵点,促进消费便利。摸排朝阳区内外币兑换点与外卡POS机分布情况,在扩大“一纵一横一核”国际化消费版图的基础上,提高区内外卡POS机配备率。联合支付宝推广数字化支付服务,优化移动支付方式,简化外卡内绑举措。联合蚂蚁集团在蓝色港湾打造“朝阳区支付服务示范街区”和全国首个“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便利外籍人士消费。联合各大卡组织、海外移动支付企业、银行、主流商圈、服务业机构等各方生态伙伴,开展重点商圈入境支付便利服务提升行动,推动重点消费场景境外支付能力升级改造。加大支付便利化宣传推广,在CBD区域内5个重点街道(建外、朝外、呼家楼、八里庄、三里屯)高频涉外商业场所设置2500套数字支付宣传展板。

(二)升级行业服务,促进生活便利。一是提供充足文旅资源。优化景点预约和开放制度,全区21家等级景区、71家博物馆实现无预约入场,同时号召博物馆延时开放;进一步提升旅馆业从业人员对外籍人员办理入住身份证件识别的业务能力,同时针对外籍人员办理散居住宿登记的需求,广泛宣传并推行支持6种语言的网上住宿登记系统,实行“线上登记,线下核实”;开发定制化服务,以区属国有企业昆泰嘉华酒店和北京新都国际旅行社为切入点,探索外籍人士来华旅游、住宿、商务办公、长期居留等全流程、全链条定制服务;开辟城市夜游体验,开通北京朝阳美食观光巴士,串联区内优质文旅消费点位,展示城市夜景。二是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提高外籍人员子女在朝阳区入学的便利程度,进一步研究完善外籍人员子女就读普通中小学便利化试点政策,探索对于错过北京市规定的入学、转学时间,或暂不符合入学资格标准的外国人员子女,由试点学校按照“先入再办”原则进行录取。三是提供丰富国际医疗资源。完善全市首批国际医疗联合体中日友好医院国际医疗联合体,外籍人士在基层首诊后可预约转诊至中日友好医院国际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合作开展诊疗活动、保障同质服务。发挥国际化医疗机构特色资源,垂杨柳医院开设国际部,三里屯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58家外国驻华使馆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北京华誉中西医结合诊所等涉外医疗机构为区内产业园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包。充分发扬中医药文化,启动6家中医药国际服务试点基地,举办第九届驻华使节健康日、“亮马河畔说中医”等宣传活动。

(三)简化签证办理,促进来京便利。对短期来京从事商贸、访问、投资、探亲、旅游及私人事务等的外籍人员,有正当合理事由需继续在华停留的,不受邀请单位或邀请人注册地、户籍地、居住地限制,均受理其签证延期换发补发。对有正当事由需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在京外籍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签发有效期不超过5年的多次往返签证。对外籍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可换发10年的多次有效签证。外籍人员申办签证证件时,对于通过信息共享可查询到本人住宿登记记录、企业营业执照等信息的,可免予查验相关纸质证明材料;在华外籍人员办理短期探亲团聚类签证延期换发的,可由境内邀请人亲属关系声明替代亲属关系证明。

(四)提升就业便利度,支持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在区内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外语服务窗口、双语标识,配备外语服务人员,提升外国人办事体验。举办第十二届朝阳国际人才创业大会(ITEC),面向全球招募优秀人才和创业项目,开展ITEC全球创业赛、ITEC创新峰会、ITEC国际科创沙龙、ITEC未来学院系列活动,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持。与“ChinaJOB”英文网站合作,以“在华工作,从北京朝阳开始”为主题,在北京朝阳国际版网站上推出外籍人士就业信息板块,刊载外籍人士在华工作故事、招聘会信息、就业培训项目等内容,便利外国人来华工作。

(五)优化涉外环境。加强涉外服务宣传,持续推进“外国人眼中的朝阳”“外国人走流程”系列视频拍摄,邀请驻华外交官、国际组织负责人等重要外宾参与拍摄,挖掘在京外籍人士出行、支付、就医、居留等重要生活场景,注重用国际化的语言和方式讲好朝阳现代化故事,系列视频累计拍摄发布30余集。制作英文版《北京朝阳外国人手册》,内容覆盖“食、住、行、游、购、娱、医、学”,首批印刷4000册,已投放至区内各领域的重点涉外服务点位。加快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规范双语标识,推广《公共场所中文标识英文译写规范》,2024年检查并整改亮马河、798艺术区重点涉外场所双语标识1700余条,审校润色招商引资、国际活动等各类双语外宣资料25000余字。启动建立朝阳区公示语汉英译写智能语料库,旨在利用AI大模型等新型科技手段,形成统一标准的公示语查询平台,确保对外信息发布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升科技赋能区域语言环境建设工作水平。

三、主要成效

在消费便利方面,全区重点商户安装外卡POS机达3000多家,外卡POS机覆盖率在城六区中排名第一。截至2024年9月底,区内重点商业领域,SKP、SKP-S、DT51、THE BOX朝外、侨福芳草地等20余家商业综合体、步行街全部完成支付便利化工作。同时,全区4家4A、5A级景区,129家重点酒店,以及有消费功能的10家博物馆的外卡POS机覆盖率达100%。

在就医便利方面,区内所有三级医院、直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重点涉外医疗机构共79家现已全部完成外币POS机安装工作。区内46家医疗机构可提供多语言服务,37家医疗机构与国内外商保合作。

在教育便利方面,区内共有36所国际学校,可提供国际课程教育。同时,配备学习中国的教育课程,便于全区50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均接收外籍人员子女就读。

在商务便利方面,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香港非自然人投资主体登记业务全程网上办理;率先推动《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落地实施;率先实现持“外国(地区)护照”投资人“人脸识别”认证,全程网办企业设立业务。

在就业办事便利方面,已在各政务大厅设置56个外语服务窗口、902处双语导视标识、626处双语窗口标识,配备100多位外语服务人员,为外籍人士提供更贴心、更高效服务。举办国际人才创业大会(ITEC),已吸引全球5万余名创业者、1万余个项目参与,1128个项目通过ITEC落地北京,670个项目落地朝阳区,吸引撬动投资约334亿元。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