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15 来源:市网信办、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理委员会
一、改革背景
自2022年9月起,《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等法规政策陆续出台,国家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制度框架已逐步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普遍将数据跨境合规视为重点工作,特别是医药企业在药物警戒、临床试验等业务场景中涉及大量医疗健康敏感个人信息,存在出境数据敏感度高、合法性判定难度大、数据出境获批难等实际情况。为加快推进企业合规进程,促进数据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动,市网信办以医药企业为切入点,紧扣企业实际业务需求,聚焦数据跨境合规难点、堵点问题,联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临空区大兴片区管委会)在全国率先建立外商投资企业数据出境“绿色通道”服务机制。
二、亮点举措
(一)健全组织机构,通盘筹划布局。建立全市专项协调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强化沟通协作;成立数据跨境政策创新和企业服务工作专班,实现资源整合,提高服务能力;联合专业机构、在京高校、知名律所等成立数据跨境安全评估专家委员会,研究制定8大项74子项安全风险预评估指标,夯实工作基础。
(二)摸清企业诉求,靠前指导推进。联合临空区大兴片区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单位就外资医药企业数据出境迫切需求开展调研和座谈,深入了解企业在新药研发、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全球一体化业务模式,以及普遍面临的合法性难题,组织政策、法律、技术专家开展专题论证,联合剖析药物警戒等业务场景合规出境的症结问题,提出综合解决方案。
(三)研究政策突破口,争取国家授权。以促进医药行业整体数据出境合规为导向,积极向国家网信部门汇报北京市“绿色通道”机制设想和化解风险的意见建议,并协助召开全国规模以上外资医药企业专场座谈会,专题研究药企数据合规出境的方法路径。在国家网信办的大力支持下,授权北京以“绿色通道”机制和预评估方式先行探索,凝聚共识,破解难题。
(四)推动试点先行,摸索方法路径。组织医药企业先行先试,联合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委召开培训指导会,并依托临空区大兴片区管委会设立的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在企业申报过程中“一对一”提供咨询问题解答、合规路径规划、申报材料指导、风险预评预审等全链条服务,助力试点企业高质量完成风险自评估工作。
三、主要成效
(一)医药领域企业数据合规出境实现突破。2024年2月8日,国家网信办正式批复拜耳公司申报的药物警戒、临床试验等业务场景通过安全评估,标志着全国首个外资医药企业核心业务完整获批案例在北京落地。该项目的审批通过,开拓了医药领域数据合规出境路径,为批量解决北京医药企业数据出境合规问题提供了实践指引。拜耳公司的申报获批后,市网信办定向通报有关情况和政策路径,联合临空区大兴片区管委会加强对外资药企的合规指导,积极引导更多企业参考借鉴,现已推动赛诺菲、诺华制药、葛兰素史克等22家外资医药企业数据合规出境,实现医药行业整体合规。
(二)央地联动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协作模式初步形成。在国家网信办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市网信办靠前服务指导,帮助企业加快完善申报材料。在此基础上,联合有关部门高效形成科学有据的评估结论建议,探索了央地协同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协作模式,有效缩减企业材料准备及申报审批时长。按照此模式,爱普生、大众汽车金融、乐金电子等17家相关行业企业相继获批,审批总时长平均缩短约50%。
(三)全国首条外资企业数据出境“绿色通道”基本建立。在总结拜耳模式的基础上,市网信办与临空区大兴片区管委会加强协作,提炼形成外商投资企业数据出境“绿色通道”服务机制,会同有关行业部门开展联合会诊,帮助企业精准理解监管要求,针对性解决企业反映的数据出境合规共性难点问题。截至2024年11月,“绿色通道”服务机制覆盖5个行业117家企业,全面打通外资企业数据出境“北京通道”。
数据出境“绿色通道”服务机制的有效实践,为北京市高标准建立完善数据跨境便利化服务体系探索了路径。下一步,北京市将紧密围绕首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大胆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数据跨境便利化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全国数据跨境流动提供更多“北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