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15 来源:市财政局
一、改革背景
推行电子营业执照是国务院和北京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的重大决策之一。202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2023年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在招投标平台登录、标书签章和加解密、在线签订合同等业务中的应用,推动实现“一照通行”“一照通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部署,北京先后印发《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北京市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见的实施方案》,提出推进政府采购“一照通办”,企业无需购买数字证书(CA),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即可完成全流程政府采购活动。北京市率先在全国省级层面推行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投”服务,打破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地域、平台限制,大幅提升企业参与政府采购便利性。
二、亮点举措
电子营业执照作为国家统一推出的企业法人身份的电子认证信息,有效破解了传统CA锁的弊端,提升了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便利度,降低了办事成本。
(一)身份更权威。电子营业执照是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核发的载有市场主体登记信息的法律电子证件,是市场主体取得主体资格的合法凭证,支持市场主体身份全国范围内的通用验证和识别。
(二)投标零成本。电子营业执照的发放和使用不收取任何费用。企业设立登记后通过手机可随时随地免费下载电子营业执照,凭电子营业执照办理招投标全流程业务,免除费用,真正零成本投标。
(三)一照通全程。使用电子营业执照投标,企业参与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更方便,无需介质,手机“扫一扫”即可在线完成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相关操作,减少了时间成本,提高了参与政府采购的效率。
(四)跨地区通办。电子营业执照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可以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使用,全国任何一家企业凭电子营业执照即可直接在北京市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参与投标,实现“一把钥匙开N把锁”。
三、主要成效
按照原有的传统技术手段,企业参与北京政府采购活动,需借助CA证书解决供应商身份认证、标书加解密和电子签章三个业务功能,但CA证书不兼容、重复办理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一方面增加企业办事成本,“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平台使用不同公司的CA证书,互不兼容,企业跨地区跨部门参加招投标需要重新办理不同的CA证书,每把CA证书均需支付几百元不等的年费,造成不必要的成本负担和资金浪费。另一方面增加了企业办事环节,企业在办理CA证书时,往往还需要重复填写企业基本信息,上传营业执照扫描件等材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办事难度。此外,CA证书中的企业信息是企业在首次注册的时候登记,后续企业若发生变更登记,系统无法及时同步更新企业信息变化,过期信息可能导致虚假投标等监管风险。
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投”打破了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地域、平台限制,大幅提升企业参与政府采购便利性。同时,大大减免了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办理CA的费用,降低了企业的参与成本。全国任何一家企业凭电子营业执照即可直接在北京市政府采购网、北京市电子卖场、北京市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无需现场操作,无需多个平台多套流程,极大提升了企业参与政府采购便利性。自2023年4月上线以来,截至2024年11月,共有2.6万余家企业利用电子营业执照开展政采业务19万余次,每年可为参与采购活动的企业节约投标成本近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