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3 来源:北京丰台
为落实向党中央报告的重点地区规划,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和《丽泽金融商务区规划优化提升方案》的要求,经过与市规自委等相关部门、市场主体及责任规划师的多轮对接,经过社会公示、专家评审等程序,《丽泽金融商务区规划综合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并于近期取得市政府批复,为丽泽金融商务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引擎。
“一心三带多点”
优化空间结构
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位于丰台区西南二环至三环之间,核心区总用地规模约2.8平方公里,规划研究范围总用地规模约8.1平方公里,是支撑首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功能区和现代化大都市高品质建设的典范地区。本次规划构建“一心、三带、多点”的整体空间结构,统领地区发展。
一心
即以丽泽城市航站楼、中央公园,以及北区一体化建设区域为核心的丽泽城市客厅。高质量建设一心区域,坚持以人为本,一体化规划设计站城空间,快速实现航空值机、商旅服务、商业餐饮、休闲体验等丰富多样的城市功能,塑造高效便捷、繁荣活跃的标志性“立体城市客厅”。
三带
即三环及丰草河健康生活带、金中都城遗迹文化带、莲花河滨水活力带。充分发挥丽泽金融商务区周边生态优势,打造五大城市公园群,使丽泽地区能够开窗见绿、下楼进绿,塑造大尺度绿化与城市建设交相辉映的特色景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生态与休闲活力兼备的“健康城市名片”。
多点
包括现代文化艺术中心、两河生态源、丽泽人文荟等重要城市活力节点。充分依托丽泽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绿色生态资源,提供多元社交平台,引领丰富城市体验,以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竞争力,打造独具文化魅力和场所精神的“创新人文地标”。
加强产业引领
完善区域功能
丽泽金融商务区将打造新兴金融产业集聚区,首都金融改革试验区,重点发展互联网金融、数字金融、金融信息、金融中介、金融文化等新兴业态。构建以新兴金融为主,以高科技和专业服务机构等为辅的产业体系。紧抓金融新科技、新增量、新监管,着力吸引传统金融增量和新兴金融科技,重点孵化初创金融科技。落实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打造首都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主阵地。
规划进一步统筹三生空间,对标国际成熟商务区使用模式,科学优化核心区生产、生活、生态以及其他空间用地结构,合理配比商业、办公等产业功能建筑规模与酒店、公寓等服务功能建筑规模,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全面提升丽泽金融商务区的整体服务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同时提升包含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在内的三大设施比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落实“七有”“五性”。
加强规划统筹
打造“四个城区”
本次规划践行活力城区、人本城区、绿色城区、紧凑城区的规划理念,科学落实各地块规划指标,合理引导城市空间建设实施,实现全域空间精细管控。
打造活力城区:
优化各业态功能规模,加强对开发建设强度的整体管控,统筹引导空间资源向一体化开发区域集中、向轨道交通站点集中,发挥丽泽金融商务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优势,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同时加强地下空间高效集约利用,形成功能高度复合的立体城市活力中心。落实中心城区高度管控要求,规划实施范围内建筑高度整体控制在200 米(含)以下,重塑舒缓开阔的城市天际线。强化整体空间形态管控,结合超高层建筑的布局优化,打造城市南部地区整体空间秩序的亮丽标志,形成大尺度绿化与城市建设交相辉映的特色景观。
打造人本城区:
提供多元化的居住保障,推动职住平衡,合理引导多元丰富的商业业态类型,提升城市活力。完善高效便利的复合功能布局,构建15分钟生活圈,通过引入高端配套提高民生保障服务水平,建成服务高端人才、符合全球商务区发展趋势的活力园区。核心区范围内划定中央公园、三环健康生活带、莲花河滨水活力带、金中都城遗迹文化带、绿带公园、街坊路等界面类型。对界面两侧的建筑和街道进行有效控制,限定城市公共空间,营造场所特征,提升城市活力。核心区重点营建“小街区、密路网”的开放式街区格局,提升步行可达性,丰富出行体验,保障核心区路网密度达到12.5公里/平方公里。
打造绿色城区:
规划区域生态空间占比达到32%。依托金中都城遗迹考古研究工作,结合莲花池等历史水系和区域遗存,塑造高品质公共空间,彰显北京建都起源地文化标识。依托中国戏曲学院,促进戏曲传承与文旅文创产业结合,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现代城市空间融合发展。同时加强丰草河、莲花河生态修复,依托中央公园、城市运动休闲公园、丰草河生态公园、金中都城遗址公园、莲花河滨水公园建设,在商务区西侧和东侧形成集中连片的大尺度城市绿地,成为中心城区新的“绿肺”。打造北京绿色生态示范区,园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二星级及以上星级占比达到80%。前瞻性布局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全国首批5G全覆盖智慧商务区。
打造紧凑城区:
规划以丽泽城市航站楼为核心的五线换乘空间,实现与金融街15分钟直连,与城市重要功能区半小时可达;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多种交通方式相互协调的绿色和谐交通系统,保障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80%;结合道路网络、绿色空间体系,构建区域慢行交通系统,全面提升慢行体验。加强地上、地下空间的集聚型立体化开发,以五线换乘为核心的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区域是实现立体城市建设的焦点,将实现集聚型开发,地上地下、各层各地块互联互通,轨道与各地块无缝衔接,商务、办公、公寓、酒店、休闲购物等城市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城市活力中心。
明确实施路径
有序推进建设
为保障规划实施落地,本次规划综合实施方案开展精细成本测算,统筹好历史账、规划账、时间账和效果账,并按照近期、中期、远期分阶段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实施。针对近期实施项目制定表单,逐一明确实施主体和资金来源,重点推进丽泽城市航站楼、丽泽国际金融城、金中都城遗址公园、第五实验学校等36个项目,涵盖土地入市、城市公园、市政交通、三大设施各个方面,带动整个区域环境快速提升,保障丽泽一张蓝图绘到底。
在推动丽泽规划综合实施方案报批的同时,丽泽金融商务区加快推进各项建设工作。截至2021年底,丽泽已释放产业空间19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742家,重点围绕数字金融、新兴金融、金融科技进行产业布局;城市运动公园一期、滨水文化公园一期等基本建成并部分对外开放,累计开放绿地552亩,园林式金融商务区初见成效;丽泽南区交通路网基本形成,交通便捷度进一步提升,地铁14号线丽泽段12月31日正式通车,进一步打通城市东西“大动脉”;丽泽北区将践行TOD站城一体化设计理念,与意向国际企业打造“丽泽国际金融城”,目前已形成概念设计初步方案;首创龙湖天街、平安幸福汇两个商业综合体实现开业;北京十二中国际学校已建设完成,具备投入使用条件,将持续优化丰台区教育生态;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坚持绿色低碳发展,青海金融大厦取得绿色建筑二星级运行标识证书。
“三环里新城看丽泽”,丽泽金融商务区将加快推进丽泽规划综合实施方案落地,借“两区”建设和“城南行动计划”的东风,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和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强化特色优势和后发优势,不断提升金融功能承载力,打造南部城区关键节点,带动城市南北均衡发展,成为产城融合、绿色生态、和谐宜居的示范区,全面建成首都发展新的增长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新兴金融高地,成为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永续利用、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的新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