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改革专栏 > 2017基础设施及PPP项目 > 典型案例
西红门再生水厂项目

日期:2017-10-09 16:18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项目概况

  西红门再生水厂是北京市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 年)确定的乡镇级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项目,也是大兴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点工程之一。项目位于大兴区西红门镇中心区东南部,规划设计总规模为6万吨/日,总占地面积约 8.3公顷。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占地面积5.85公顷,设计规模 4万吨/日,预留二期占地面积2.45公顷,再增加 2万吨/日。项目服务范围主要为西红门镇中心区,总流域面积约5平方公里。

  二、主要做法

  (一)运作模式。项目采用 BOT模式投资建设,大兴区政府授权区水务局作为实施机构,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社会投资人,由社会投资人注册成立项目公司,区水务局通过特许经营协议授权项目公司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项目,期限届满移交政府。

  (二)融资方式。项目总投资约1.87亿元,由社会投资人全额出资。

  (三)回报机制。项目投资回报主要包括中水费和污水处理费两部分。为增强项目市场化条件,政府采取三种措施保障社会投资人的预期投资回报率:一是特许经营期内,中水费单价根据北京市中水价格相关政策执行,按照出水达标的实际处理量计量及时足额付费;二是区水务局协调相关部门,加大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及管理力度,确保项目服务区域内征收的污水处理费按月全额拨付;三是通过保底进水量的设计,政府承担最低需求风险,适度保障投资企业的利益。

  三、成效意义

  (一)降低投资运营成本。经过充分市场竞争,中标投资额由估算的约 2.1亿元降至 1.87亿元,项目投资收益率由预期的行业平均收益率10%降至不足8%,工期由预期的 18个月减少到12个月,充分体现了PPP模式提高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的优势。

  (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后,每天能为西红门镇区域提供约 4万吨再生水,既实现了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又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用水成本,对保护区域水环境质量,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供了农村集体土地改革示范样板。项目所在的大兴区是国家确定的 33个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行政区域之一,项目积极探索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展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的新模式,特许经营期内,在土地所有权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将项目所属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流转至镇级经济合作实体,区政府出资租赁土地,项目公司无偿使用,降低了服务费价格,减轻了财政支付压力,减少了居民经济支出。

  四、案例图示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