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改革专栏 > 京津冀协同发展 > 权威解读
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进展情况

日期:2019-01-18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委市政府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刘伯正作新闻发布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五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全面落实“四个中心”功能定位,按照“一个核心、五个新突破”的总体工作要求,紧抓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核心任务,聚焦北京新的“两翼”,全力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携手津冀有力有序推动了一批重要事项、重点项目、重大政策落地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丰硕成果。

  一是聚焦核心任务,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我们紧紧抓住这个“牛鼻子”,有力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制定实施全国首个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并两次修订完善,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达2.16万件。严格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双控”要求,扎实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逐个项目抓落实,城市环境秩序明显改善。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累计2648家,疏解提升市场581家、物流中心106个,动物园、大红门等区域性批发市场完成撤并升级和外迁。北京建筑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高校新校区累计入驻师生超过3万人。天坛医院新院区实现运行,老院区搬迁腾退,友谊医院顺义院区等项目加快建设。合理利用疏解腾退空间,规划布局便民设施和高精尖产业,实现了城市功能有机更新和转型升级。

  二是强化“两翼联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与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我们把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坚决做到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支持什么,有求必应、积极配合、毫不含糊。京冀两省市协同办联合印发《北京市支持河北雄安新区“交钥匙”项目实施暂行办法》,全额支持新建3所学校、1所医院“交钥匙”项目,加快推进项目规划选址、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建成后将分别由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等提供办学办医支持。对口支持的4所北京学校雄安校区正式挂牌,5所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工作全面启动。12家中关村企业入驻雄安中关村科技产业基地。10余家市属国企主动参与新区开发建设,京雄城际铁路开工建设。全市选派23名局处级干部到雄安新区挂职任职。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高水平推进。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规已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实施,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共涉及35个部门、165个单位,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一批公共服务项目正在落地,北京五中通州校区落成,北京学校、北海幼儿园等加快推进,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实现开诊,环球主题公园开工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配合国家层面编制完善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规划,落实通州区与北三县规划建设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京冀交界地区规划建设管控。

  三是狠抓项目落地,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全面提速。“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打造,国家高速公路网7条首都放射线北京段全部建成,环首都“半小时通勤圈”逐步扩大,京津保1小时交通圈顺利实现。京昆、京台、京秦、首都地区环线、兴延、延崇高速平原段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市域内3条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面消除,“十三五”期间本市高速公路建设里程达到196公里/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楼内全面进入精装修阶段,飞行区三条跑道成功贯通。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入推进,2018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年均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8%,其中,北京市PM2.5年平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同比下降12.1%,重污染天数15天,同比减少9天。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取得阶段性进展,建立与密云水库上游地区的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五年来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合作项目累计营造林50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建设任务共计122万亩,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林分改造任务、京津保地区造林绿化试点项目圆满完成。“4+N”产业合作格局更加巩固,曹妃甸示范区累计签约北京项目130余个,加快建设北京•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已运营项目4个,签约项目17个。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空间和产业规划编制完成,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挂牌以来新增注册企业达到880家,注册资金102亿元。总投资74.5亿元的北京现代第四工厂项目在沧州投产,实现了“一个工厂带动一个产业基地”,带动就业2000多人。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园吸引100余个生物医药项目落户,其中签约北京医药企业80余家。在重大产业合作项目带动下,2015-2018年北京到津冀投资的认缴出资额累计超过7000亿元。

  四是坚持创新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北京创新资源辐射外溢不断扩大,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等创新平台成效初显,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约780亿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约7500家。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成立运营,带动区域轨道交通建设一体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印发实施,京津冀地区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异地搬迁实现资质互认。

  五是着力补齐短板,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充分发挥基础教育辐射带动作用,累计与津冀开展教育帮扶项目60余项,先后成立10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联盟)、12个京津冀高校联盟。北京与河北唐山、张家口等地区医疗卫生合作项目有效运转,我市17家医院与河北20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33项临床检验结果在京津冀296家医疗机构实现互认,20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在155家医疗机构试行共享。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加快推进,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项目取得积极进展,赛区各类市政配套设施全部启动建设。

  总体上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全市上下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紧紧抓住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度融入其中、受益其中,开启了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重大历史性变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提升。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主要经验做法是:

  一是市委、市政府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市工作的头等大事,全市上下认真学习领会重要指示精神,凝聚共识,形成了市区贯通、横向联动的工作机制,为工作形成合力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三省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强沟通联动,推动实现“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形成了同心同向同力发展的工作格局。

  三是对标对表国家出台的政策性文件,制定本市落实文件,确保与国家政策一脉相承,落实国家任务部署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高标准规划、政策文件等,谋定而后动。

  四是创新方式方法,确保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对各项任务有“任务书、时间表、责任状”,多措并举强化督促检查,会同市各相关部门赴一线调研,现场推动解决问题,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实施和有效落实。积极融入新阶段新形势,分批次争取国家对本市重大事项给予支持。

  五是凝聚各方共识,引导社会各界热情参与。各区、各部门积极创新政策,制定方案,扎实工作。企事业单位、工商户、广大市民积极主动参与相关工作。广大媒体做好正面宣传和政策措施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全社会形成疏功能、促协同的广泛共识。

  2019年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着眼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着眼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构建,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深化与津冀两省市和中央有关部门的协同联动,着力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产业协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迈出坚实步伐。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我们将严格执行2018年版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继续调整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300家以上,疏解提升市场50个、物流中心16个,建设提升便民商业网点1000个。继续推进北京电影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校区建设,加快天坛医院老院区疏解腾退,推进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二期、北京口腔医院整体迁建等项目建设。

  二是推动北京新的“两翼”比翼齐飞。落实京冀两省市《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常态化对接协调,推动各项任务落地实施。加快推进3所学校、1所医院“交钥匙”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加快编制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总体规划,指导支持北京市属国有企业结合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参与雄安新区建设。落实通州区总体规划和城市副中心街区层面控制性详规,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项目建设,全面实施城市绿心建设,加快建设环球主题公园,力争开工建设剧院、图书馆、博物馆。落实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规划,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合作共建等方式,推动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向北三县延伸布局。我们正在筹备举办与北三县产业项目洽谈推介会,争取出一批合作成果。

  三是持续推动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加快建设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实现京张铁路年底建成通车,力争开工建设国道109新线高速。北京大兴国际机场6月30日竣工验收,9月30日通航,新机场高速、轨道交通新机场线等同步建成投入使用。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深化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以治理细颗粒物为重点,推进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持续推进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全面完成1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落实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建设意见,联合津冀两省市开展对重点承接平台的宣传推介工作。加快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等社会力量作用,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机制,促进产业在京津冀区域优化布局。

  四是加快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利用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推动京津冀地区具有较高创新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持续开展一批以应用和市场为导向的科研项目,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抓好天津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重点创新平台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园区链。

  五是扎实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继续推动北京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省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跨省域合作办学,充分发挥已有跨省职教集团(联盟)作用,加强技术技能人才联合培养,推进京津冀高校联盟建设,加强高校师生交流。持续推进北京与河北保定等重点医疗卫生合作项目、京津冀区域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医学影像资料共享工作,提高医疗同质化水平。加快国家速滑馆、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等新建场馆建设,推进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等现有场馆改造,加大冬奥宣传推广力度,做好吉祥物评选,进一步提升影响力。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5周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我们将更加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贡献新的力量,以更加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